李根源留下的懸案(3 / 3)

石門石刻群處李根源題寫的鄭和故裏摩崖石刻,破損較為嚴重。史載李根源當年題刻鄭和故裏碑共3塊,今存留摩崖石刻和石碑各一。

這裏還要說一下“鄭和故裏”碑的題刻時間。民國《鎮南縣誌》和前麵提到的《明三保太監鄭和事略考》都說民國元年(1912年)立碑,但此碑上款“大中華國四千六百九年十月”則有明確的時間,據推算為公元1911年,與李根源處理滇西事務路過南華的時間“辛亥冬十月”正好相符。另外,雲南重九起義後曾成立“大中華國雲南軍都督府”,1911年李根源采用大中華國紀年是有依據的。但到了1912年,全國均采用民國紀年,在民國元年這樣的特殊年份,為民國建立立下汗馬功勞的李根源不可能不采用民國紀年。因此,“鄭和故裏”碑的立碑時間應該是公元1911年11月,也就是“辛亥冬十月”。“革命先鋒”和“媲美三傑”題刻則晚於“鄭和故裏”題刻,均為民國元年,即公元1912年,距今恰好100年,但“革命先鋒”題刻的準確日期不詳。

李根源給後人留下了關於鄭和生世的曆史懸案,百年後,當我們踏上南華這片土地,親眼目睹李根源的題刻,不禁對似乎已經塵埃落定的鄭和生世之爭又有了遐想。真實的曆史隻會有一個,但他總是在塵埃中若隱若現,讓人產生了歧義。當然,對一個真實的曆史因審視的角度和認識的不同也會得出不同的結論。這讓我又想起了李根源的籍貫之爭。

2012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