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程、李伯龍、寧完我、鮑承先等文館漢臣參漢酌金,用心籌思,就今日規模,立出《登基議定會典》,共五十二項,其中既有將我滿族風習推行於漢人之規定,又有參照漢人製度,改變滿族舊俗之規製,就今日頒行。他們已擬出三院六部二衙門的皇朝體製,已經議政王大臣會議議定。範先生,請你來宣布。”

“嗻!”範文程這一聲“嗻”不打緊,本來隻有女真人用的“嗻”,從此以後,蒙、漢文武各官也一律用“嗻”作為應答了。

範文程展書讀道:“內三院:取消文館,建內國史院,記注皇帝起居詔令,收藏禦製文字,編纂史冊及曆代實錄。建內秘書院,撰擬致外國往來書劄,錄各衙門奏疏及皇帝敕諭。建內弘文院,注釋曆代行事進講,頒行製度。各設大學士、學士主管。

“六部:吏、戶、禮、兵、刑、工,各設滿洲承政一員,蒙古、漢人左右參政及理事、副理事、啟心郎等官員。田地管理、授予、莊丁編審,由戶部總理,各旗兵事由兵部總理。

“二院:取消蒙古衙門,設理藩院,管理蒙古諸部有關事務。設都察院,監察諸王貝勒及六部官員,諫諍皇帝。”

“後麵的朕來說。”皇太極道,“滿洲正黃旗則林為內國史院大學士,範文程、鮑承先為內秘書院大學士,滿洲正黃旗巴克什希福兼通滿、蒙、漢文字,為內弘文院大學士。內三院大學士參預機要,範文程加授二等由喇章京。”說到這停住了,把站在前列的滿族官員挨個掃了一遍,“達海等人已譯出了《遼史》、《金史》,你們都讀過了嗎?”這些人互相看看,沒人應答。

皇太極語重心長道:“遼、金為何強大,就因為既吸收漢人文化,又光大我族傳統,所以國家昌盛。啥是我族傳統?就是滿族語言,騎馬射箭,窄袖衣服,剃發留辮。漢族服飾寬袍大袖,騎射極不方便,所以屢戰屢敗。我滿洲人的‘國語騎射’,子孫要牢牢謹記。”

眾人齊答“嗻——”

讚禮官高唱:“奏瓦爾喀部樂!”樂起,滿洲人跳起了群體舞。一曲罷,讚禮官再唱:“奏綽爾多密什幫樂!”樂起,蒙古人又跳起了群體舞,上下一片歡騰。

孔有德小聲問範文程:“這是什麼玩意兒?”

範文程道:“瓦爾喀部樂,是太祖平定東海女真瓦爾喀部時所獲樂曲,每逢大典都要演奏。綽爾多密什幫樂是當今聖上平定漠南蒙古察哈爾部時所獲樂曲,今天是頭一次演奏。”

曲罷,讚禮官又唱:“奏高麗國俳!”

“慢!”皇太極一揚手,看向朝鮮使臣羅德憲、李廓,“朝鮮使臣,賀朕登基,你二人一直不跪,朕都看見了,不去計較。現在奏貴國樂曲,你們還不欲跪拜麼?”

朝鮮使者從容回答:“陛下,使臣是奉朝鮮國王之命出使貴國,代表國王恭賀陛下登基。大清與朝鮮乃兄弟之邦,不是君臣之國,使臣若跪拜陛下,豈不是我朝鮮國向大汗俯首稱臣?”

多爾袞、豪格一步躥上,多爾袞照羅德憲、李廓腿彎處各一腳,豪格兩手掐住兩人脖子向下按。

羅德憲、李廓拚命掙紮,按倒了再站起,一番扭打,衣服竟被扯破。羅德憲大聲道:“這就是貴國待賓之禮?!”

“多爾袞、豪格退下,隨他們便吧。”皇太極又轉向羅德憲、李廓,“朕派使者將朕登基之事通報朝鮮,不想爾國王拒不接見。我使者離開漢城,沿途百姓竟擲瓦礫辱之,便是貴國待賓之禮了?”

皇太極眼角耷拉下來,“朕要讓朝鮮知道,大清與爾國,到底是兄弟之邦,還是君臣之國!朕要親統大軍,二次征伐爾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