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哲起身揭去黃綾段子,見匾上四周鑲著金箔寬邊,三邊是雲水,上邊是兩條金龍相向飛騰,中間用滿、蒙、漢三種文字書寫。抬頭豎排小字是“奉大清國皇帝”,中間橫排大字是“博格達徹辰汗”,落款豎排小字是“蒙古十六部共上”。
皇太極盯著那字看了半天,輕聲道:“真是好字!原來蒙人中也有習得漢字的高手。”
額哲回道:“這是漢人所書,我蒙古諸部中亦有漢人。”
皇太極向範文程招招手:“範先生,來教教朕,這是仿先人體,還是自成一體?”
範文程走到匾前,略一端詳,道:“回皇上,匾上漢字兼有柳、歐之美。”
“你是說柳公權、歐陽詢?”
“皇上真是好記性。柳公權楷書上追魏、晉,下及唐顏真卿,介於晉人勁媚和顏書雍容雄渾之間,筆法遒勁。歐陽詢楷書工二王,法度嚴謹,筆力險峻刻厲,平正中見險絕,稱為唐人楷書第一。”
“顏真卿書法有何妙處?”
“顏真卿楷書豐腴豪邁,骨力遒勁,寬博恢宏。有的凝重峻澀,筆勢圓潤雄奇,有的神采飛動,姿態橫生,與柳公權並稱“顏柳”,有“顏筋柳骨”之譽。”說完近前小聲道,“此字雖好,但未脫匠氣,尚欠功力。皇上,繼續行大典吧。”
皇太極掃了一遍蒙古諸部頭領:“退下吧!”待眾蒙古領主退下,一笑道,“自從我立國大金、定國號天命、上父汗尊號為‘覆育列國英明汗’以來,我等就一直與眾臣一樣,呼父汗為皇上,竟延續下來。雖然是尊稱,但畢竟顯得疏遠。我滿洲話,稱父親為阿瑪。從今往後,阿哥、格格稱朕為皇阿瑪,稱母親為皇額娘,這樣才顯得熱乎。”說完才看向司禮官。
這些司禮官都是禮部官員,經範文程、李伯龍反複調教、演練過的,馬上有一人向前一步高唱:“上先帝尊號!”
多爾袞出列,麵向眾人,展書讀道:“諡先帝為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武皇帝,廟號太祖!”
司禮官再唱:“賜爵!”
範文程出列展讀:“冊封大貝勒代善為禮親王,貝勒濟爾哈朗為鄭親王,多爾袞為睿親王,多鐸為豫親王,豪格為肅親王,嶽托為成親王,阿濟格為武英郡王。”
幾王一齊出列跪倒:“謝皇上!”
“平身。”皇太極道,“額哲、孔、尚、耿四位將軍,你們來。”
額哲、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四人近前抱拳行禮。
皇太極道:“你們為朕立了大功,額哲,朕也封你為親王,將朕的女兒馬喀塔格格嫁與你。”
額哲跪倒道:“謝皇上!”
“孔將軍,朕封你為恭順王。”
“謝陛下!”
“尚將軍,朕封你為懷順王。”
“謝陛下!”
“耿將軍,朕封你為智順王。”
“謝陛下!”
“平身吧。”皇太極看向下麵,“我朝本有漢人數十萬,數次伐明又帶回漢人近百萬,分屬各旗,如今已都是我大清子民,朕又得孔、尚、耿三員大將,蒙古已統一,蒙、漢軍力大增,自今日起,漢軍不再分屬各旗,朕要建漢八旗,擴建蒙八旗!範文程!”
“臣在!”範文程出列。
“爾等要速速議定漢軍建製。”
“臣遵旨!”
範文程剛要退下,被皇太極止住。“範先生留步。”說著便看著眾人道,“寧完我在奏議中說,‘去我因循之習,漸就中國之製。必如此,庶日後得了蠻子地方,不至手忙腳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