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議醫德教育(1 / 2)

淺議醫德教育

政工園地

作者:王馨

近期,天津多家醫院被媒體曝出新生嬰兒的“第一口奶”事件。奶粉企業通過賄賂醫院人員,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給初生嬰兒喂自家品牌奶粉,讓孩子產生依賴,達到長期牟利的目的。這變了味的“第一口奶”凸顯了當前部分醫院的醫德缺失的嚴重問題。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改革不斷深入推進,我國原有的個人價值觀和價值標準正受到嚴重的衝擊,“第一口奶”事件正是在“拜金主義”、“一切向錢看”、“一切以利益為重”等實用主義思想衝擊下,由於部分醫療機構、醫務人員在觀念作風上出現了偏差,重經濟利益、輕社會效益才發生的。類似事件的出現直接導致醫患關係緊張,使醫務人員的整體形象受到嚴重的損害。

我國傳統醫德的核心思想是“醫乃仁術”,主張醫德與醫術是密不可分的有機結合體。即醫德是醫術的前提,依靠醫術來實現其宗旨和歸宿,而醫術是中性的。由此可見衡量醫術的標準是醫德。提升醫德水平,不僅關係到醫療行業風氣的好轉,更關係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利益。因此,加強對醫護人員的醫德教育刻不容緩。

一、重視教育,提升醫德修養

1、醫德教育應具有層次性、針對性

醫德教育的對象是全體醫務工作人員,但又不應隻是簡單的全員教育,應該全麵準確地把握不同的教育對象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和個性差異。根據醫療工作人員的崗位特點,可以將其分為醫生、護士、醫療管理人員等類別。根據人員專業水平不同可分為初級、中級、高級等層次。這些不同類別、不同層次的醫務人員的思想是各不相同的,因而對他們的醫德教育,從內容到形式都應有所區別。通過有的放矢地解決不同教育對象的各種思想矛盾和思想問題,才能提高醫德教育的實效性。

例如新參加工作的醫務工作者,他們剛踏入社會,此時正是思想衝突激烈的階段,醫院應貼合醫院文化,以醫院的模範人物為例,讓他們感受到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的神聖和偉大,使其將對醫德規範的認知轉化為醫德行為和習慣,進而內化於心,自覺的融入到今後的工作實踐中。從而為培養一名醫術精湛且醫德高尚的合格醫務工作者打下良好基礎。

2、醫德教育應注重形式多樣化

醫德教育堅持理論聯係實際,以醫療實踐中的學習為主;堅持工作與學習相結合,以工作中的學習為主;堅持自我修養與集體教育相結合,以自我修養為主;堅持醫術與醫德同步培養共同提高的原則,並要有階段性的考核。通過多種途徑開展醫德教育,使醫務人員通過多方麵的教育,不斷提高自己的醫德水平。

例如外請法律專家授課,多媒體警示教育、院內先進典型事例教育等,多渠道多形式的全麵普及醫療係統相關法律法規,增強全體醫護人員廉潔從醫的自覺性和拒腐防變能力,以思想教育為先導,以法律教育為約束,全麵提升醫院醫護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

二、完善製度,強化醫德管理

醫德的建設完善,不僅僅體現在思想層麵,更體現在法律和製度上,衛生主管部門認真貫徹執行《醫務人員醫德規範》、《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等法律規定,建立健全了醫務人員醫德考評監督體係。

1、不斷完善醫德考評製度

醫療機構要嚴格堅持醫德考評標準,定期開展醫德考評工作,根據醫務人員自己評價和科室評價的結果,將日常檢查、問卷調查、患者反映、投訴舉報、表揚獎勵、醫療糾紛等記錄反映出來的具體情況作為重要參考依據,對醫務人員進行客觀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