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思維 快樂遊戲 健康成長
教育園地
作者:劉振山
【摘要】學前教育要“以幼兒為本,科學把握幼兒身心發展規律,促進幼兒身心全麵和諧發展。”幼兒創新活動課程的基本構建思路是,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為依據,以幼兒的生活為基礎,以主題活動為載體來構建本課程的內容結構體係,其主要特點是強調活動的綜合性,基本教育理念是創新思維、快樂遊戲、健康成長。
【關鍵詞】創新思維快樂遊戲健康成長
學前階段是人的一生發展的奠基階段,對個體的後續學習和終身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幼兒園應該教給幼兒些什麼,如何組織教學內容……一直是我國學前教育領域最受關注的問題。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政府為推進學前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出台了一係列的政策和措施,加大了投資力度,加強了幼兒教師隊伍建設,逐步明確了“以幼兒為本,科學把握幼兒身心發展規律,促進幼兒身心全麵和諧發展”的教育思想,我國的學前教育事業特別是在學前教育課程建設方麵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是,在將新的教育觀念落實到幼兒園教育實踐中去的問題上,至今仍然存在著諸多令人困惑的問題。僅就教材建設而言,目前,我國盡管已經出版了多套幼兒教材,但大多都是按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分科編寫的,在學前教育的實踐中,人們越來越發現分科教學存在著許多弊端。因為人類的知識原本就是整體的,隨著知識的增加,知識被分門別類了,被人為分割了。但對於幼兒來說,就如同人類的早期,知識還沒有那麼繁多和複雜。幼兒的經驗應該是整體的,而不是分門別類的,是聯係的,而不是割裂的。幼兒的學習是整體性的,是將認識納入他的整個經驗體係之中的。幼兒在行動中不會去區分科學的行動、藝術的行動、社會的行動……幼兒隻有綜合的行動。因此,幼兒園的課程應該是整體的,即追求綜合性、整體性——這是在學前教育界越來越被大家所認同的一個基本觀點,是當今課程理論和實踐所顯現的重要特征。
經過幾年的跟蹤調查和理論研究,我們組織創編了“幼兒創新活動課程”係列教材。幼兒創新活動課程的基本構建思路是,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為依據,以幼兒的生活為基礎,以主題活動為載體來構建本課程的內容結構體係。其主要特點之一就是強調活動的綜合性。在各個活動中,盡可能地整合健康、語言、社會、科學和藝術五大領域的內容和要求,並關注不同領域內容之間橫向聯係,促進幼兒不同知識和經驗的遷移。
本文僅就幼兒創新活動課程教育理念的基本含義做一簡要說明,以期引起大家對學前教育課程改革探討,並得到廣大幼教同仁的指導和批評。
一、創新思維是核心
所謂創新思維是指不受常規思維方式的約束,尋求對問題全新的、具有獨特性的解答和方法的思維過程。創新思維是一個人創造力發揮的前提,是創新實踐的保證。幼兒時期是培養創新思維的重要階段。這一時期幼兒精力充沛,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又富於幻想,所以,加強對幼兒創新思維的培養,對其一生的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現在,人們已經達成這樣的共識:學前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要幼兒掌握多少知識,認識多少漢字,學會幾以內的加減法,而是在一個人對世界充滿興趣、充滿探究的欲望的時候,在他的心靈世界播下創新的種子,使它生根、發芽、成長並不斷壯大。根據皮亞傑、蒙台梭利、杜威等人的觀點,要培養幼兒這種創新思維能力,必然要有教師為其創造的有準備的環境,要有幼兒主動的、積極的探究活動和遊戲。所以,我們在創編幼兒創新活動課程時,力圖達到這樣的要求:把幼兒創新思維的培養滲透到幼兒的一日活動中的每一個領域,滲透到每一個活動中,保證幼兒在快樂的遊戲中健康成長。我們選擇的主題、內容及其表現形式上都力求體現這些理念,使幼兒活動的主題和內容成為培養幼兒創新思維、引導幼兒快樂遊戲和促進他們健康成長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