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何加強 “主流媒體輿論場”的影響力(3 / 3)

四、加強事故災難下輿論調控效果的幾點建議

1、普及事故災難常識,加強“主流媒體輿論場”的公信力

事故災難區別於其他突發事件的特點在於其具有可控性。“經驗表明,幾乎每一個偶然的事故災難背後都存在著必然的原因,任何事故的發生都來源於技術和人為兩大因素。”⑦因此在對事故災難的治理上應該以預防為主。鑒於事故災難的這一特點,不同地區的主流媒體可以針對各自的地域特點及產業特色等,以恰當的形式,如公益廣告或者專家訪談,不定期地向公眾宣傳社會中可能出現的事故危機,傳授事故災難下的自救、互救知識,並且鼓勵公眾積極舉報非法違法生產行為和重大事故隱患。

2、建立輿情搜集、分析、研判機製,生成事故災難輿情檔案

由於“突發事件的變化因素多,事件有關各方關係較為複雜,發展趨勢難以預測”,所以在事故災難中,“口頭輿論場”可能引發的輿論危機難以捕捉。因此,在事故災難出現時,完善的輿情監測機製、及時有效的輿情信息彙集和分析,全麵掌握與事件密切相關的各種信息,極其重要。首先,政府可以從基層、傳統媒體、網絡等多個方麵,拓展輿情搜集渠道,獲得全麵的輿情信息。然後,成立專門的輿情分析小組,為應對事故災難提供信息支持和決策思考。最後,在事故處理完畢以後,建立事故災難輿情檔案,總結每次事故災難中出現的輿論危機以及引導方案,為今後可能出現的相同或類似事故提供參考方案。

3、深入“口頭輿論場”,培養“意見領袖”

為了加強“主流媒體輿論場”的影響力,政府和主流媒體還應積極深入“口頭輿論場”,擴大“主流媒體輿論場”的影響範圍,以達到輿論調控的最佳效果。網絡作為“口頭輿論場”的中心地帶,主流媒體應該盡力融入其中。當下我國的許多主流媒體已經開始注意在網絡中凝聚力量,例如“人民網”入駐社交網站“人人網”,《人民日報》、央視主流新聞節目如《焦點訪談》等都在新浪注冊官方微博,這些都是主流媒體積極靠攏群眾的表現。同時,主流媒體要注意培養一批“意見領袖”,積極與群眾互動討論,在互動中樹立威信,獲取“口頭輿論場”中的發言權,對缺乏理性的“口頭輿論場”進行引導調節。

最後,我們應該認識到,輿論調控的根本方法不是限製、打壓“口頭輿論場”,不是用強硬的手段將“主流媒體輿論場”扶上引導者的寶座,那樣隻會陷各方於對立,積累民怨,引爆更大的社會危機。我們應該通過積極有效的方法,努力提高主流媒體輿論場的影響力,進而打通“兩個輿論場”。□

參考文獻

①喻國明、劉夏陽:《中國民意研究》[M].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283

②萬鵬飛,《美國聯邦應急總署對新聞媒體采訪抗災救災的管理規範及其借鑒》[J].《經濟社會體製比較》,2006(6)

③④徐劍梅,《英國政府與媒體在突發事件中的協作》[J].《中國記者》,2004(10)

⑤葉皓:《突發事件中的輿論引導》[M]. 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85

⑥孫旭培、牛靜,《論突發事件中媒體的報道重點》[J].《今傳媒》,2006(6)

⑦劉霞、嚴曉,《探析我國事故災難危機治理的行動策略》[J].《前沿》,2010(19)

(作者:華中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

實習編輯:鄒君然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