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敲響萬眾創業的鍾聲
2015BAT三巨頭任性的“燒錢大戰”
時代符號。納斯達克的敲鍾台上,馬雲沒有親自去敲鍾,他卻用22年的創業故事,用一個個兌現的“牛皮”,敲響了億萬創業者的夢想之鍾——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還有比這更蠱惑人心的動員嗎?
2014年末,寫一篇馬雲的稿子,難度堪比給李娜的報道取名字。或許,摒棄一切材料,寫一寫碎念斷篇還能稍有新意?
美國時間9月19日上午,阿裏巴巴集團以“全球最大IPO”的身份登陸納斯達克,開盤價92.7美元,比發行價大漲36.32%,總市值達到2285.055億美元,刷新了全球的電商市值新格局。阿裏巴巴的財富可以匹敵全球100多個國家的GDP。
阿拉巴巴的上市,讓馬雲以286億美元成為中國首富,他再一次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馬雲的首富身份,會讓人羨慕嫉妒恨嗎?羨慕者估計不乏其人,嫉妒者大約會很少,因為這離普通人的生活太遠了。
不過,馬雲上市這個事,確實對一些人造成了壓力。
首先是他的鄰居。阿裏上市催生了一條 “史上最強房產廣告”。杭州某樓盤連夜發表文章《隔壁老馬去紐交所敲鍾了》,文章稱,從此,我們小區隻有兩種人,去過紐交所敲鍾的,和沒去紐交所敲鍾的9月19日以後,好消息和壞消息對我來說,一樣多。比較沮喪的是,老婆會對我說,你看人家“隔壁老馬”,去紐交所敲鍾呢,你看你。“隔壁老馬”一定是今年小區主婦們口中最流行的詞彙了,沒有之一。
沮喪者還包括一批媒體人。阿裏上市,至少1000名阿裏巴巴員工搭上了百萬富翁的列車,300名員工更是因此成了千萬富翁。對大多媒體人來說,這本該當作一道熱門話題意淫一番罷了。問題是,這裏麵有媒體人熟悉的前媒體人,也跟著一夜暴富。
阿裏總裁金建杭曾在《浙江日報》工作,後去了《國際商報》,期間認識正在做黃頁的馬雲,並采訪了他,命運就此改變。此次上市,他的資產將達數億美元。阿裏巴巴集團首席市場官王帥,曾在《齊魯晚報》、TOM任職,據說其身價按數億美金計。原阿裏巴巴集團副總裁陶然,曾就職《中國企業家》,2004年加入阿裏巴巴集團公關部,在阿裏上市前夕,陶然離職了,其持有的阿裏巴巴集團股票基本不受影響,身價也是上億。
前些年通過上述人聯係采訪阿裏的記者不少,眼見一幹人春風得意,確實需要平衡心態了。不過,要搞清楚,王帥、陶然等人,在阿裏還是一株幼苗的時候就去了,一直守望其長成了一棵參天的樹。股票多,收益高理所應當。
最後,受刺激的還包括全體有夢想的人。馬雲如果一個人敲鍾還好,他整了8位敲鍾人,當8個敲鍾人出現在全球媒體麵前的時候,你不得不佩服馬雲的創意。讀懂了8個人的故事,或許就讀懂了阿裏巴巴的生態鏈條。
8名敲鍾人中,有2名網店店主、1名快遞員、1名用戶代表、1名電商服務商、1名淘女郎和1名雲客服,還有1位是來自美國的農場主,如果人生成不了馬雲,成為八分之一也是好的呀,許多人難免這樣想。
前奧運跳水冠軍勞麗詩也在8名敲鍾人行列,她現在是淘寶網的一名店主,經營木雕工藝製品。今年7月,她和體育生涯徹底告別,開了一家網店。另外一名28歲的四川女孩王淑娟,自澳大利亞求學兩年後回到被地震破壞的家鄉青川,要把當地的蜂蜜銷售到全世界。
敲鍾人身後的紐交所二樓,懸掛著阿裏巴巴條幅,寫著淘寶、天貓、聚劃算、阿裏雲、速賣通等業務。而這些,很大程度上概括了2005年之後阿裏巴巴的發展史。
輿論沸騰的漩渦之中,盡管眼眶濕潤,馬雲依然有著難得的冷靜,在接受央視采訪時,他說,敲鍾後出來的時候心裏很平靜。“我希望阿裏巴巴能代表中國經濟、中小企業和中國的未來。”
馬雲這些年吹過的牛皮不少,不過基本都兌現了,這句代表中國未來的決心,已經初見端倪。
去年,李克強總理誇讚馬雲——你們創造了一個消費時點。今年11月,李克強總理參加世界互聯網大會時說,互聯網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工具,並視察淘寶第一村的義烏青岩劉村。
高層釋放的信號表明,馬雲的阿裏巴巴藍圖,才僅僅展開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