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的“咯咯咯”不斷傳來。
“——通報完畢!政教處!2011年8月15日!”
24
毫無疑問,布滿了拳印的《十六條》不是無故產生的。
傳說中的周考正式重磅出擊,具體的說,就是三天一小考,兩周一大考,從之前的一個月來一次變為一周來一次,其痛苦可想而知。周考的目的就是:把每次周考當高考,才能把高考當周考。
大抵上就是如此。
但無論如何,第一次周考還是來了,從前月舒舒的生活不複存在。
試卷一發下來,趙林霄望著白花花的卷子呈放空狀態,無意識地撅起唇用口呼吸,發出“噓噓噓”的飄渺之聲,隨著趙林霄的思緒越飄越遠越飄越遠越飄越遠越飄越遠越飄越遠……
“別吹了!”新同桌一聲厲嗬!
趙林霄沒回過神,沒聽懂同桌的意思,沒停下飄渺的吹“吹噓噓”
……
“能不能別吹了!”同桌又一聲厲嗬!
這一次趙林霄聽明白了,可他不明白自己比蚊子叫分貝還低的“噓噓聲”怎麼就得罪到了這位大仙。畢竟平日裏前頭坐的人說話聲音分貝高出自己數百倍時,大仙也從未如此正氣凜然過,有時還會傻笑著配合上幾句。鑒於此分析,趙林霄認為此大仙是另有所指,小心翼翼地詢問:
“我吹什麼來著?”
“毛驢吹來著!這考試呢!麻煩死了!你別吹了!”大仙撕心裂肺地低沉怒吼!
突然被人定性為畜牲,趙林霄六神無主,頓時意識到56的名次果然不同凡響,裝孫子都不管用,直接成了畜牲,而且人家還不一定看得起你。心想這開學才一周多,對該大仙級同桌是好吃好喝的伺候著,要字典,立馬奉上;要計算器,立馬奉上;要橡皮,立馬奉上;要2B鉛,立馬奉上。不料自己喘氣聲音大了點兒,竟立馬成了毛驢。
無辜地望著一臉正氣的同桌,趙林霄再沒好意思說什麼。
接下來的考試時間,大仙口中不停地念念有詞,時而瘋狂地撓頭,時而拚命地用筆尖戳打試卷。趙林霄很好奇大仙在喃喃自語什麼東西,於是偷偷地把腦袋移向大仙,聽清了仙語:
“老子本來是能進火箭班的人!怎麼就連這麼一道婊子出的爛賤題都解不出來!”
趙林霄正聽得瞠目結舌,卻見大仙突然又從書包裏掏出把小梳子,玩命地照著頭皮就刮,“滋滋滋”的聲音發出,幾乎要把頭皮給劃破扯下來。另一隻手則攥成拳瘋狂地砸牆,骨頭發出“梆梆梆”的聲音。
從此趙林霄再沒敢和大仙說過一句話。
25
當新的語文老師走進教室時,趙林霄終於明白新上任的政教處主任為什麼馬屁拍得那麼華麗——因為他就是新的語文老師!同時趙林霄還回憶起,當初關於李澤宇自殺事件的全校集會上那個幾乎要喊出“胡誌邦萬歲”的主持人也是此人。
由於沒能從高二“臭教書的”風格中走出來,高三的第一次作文,趙林霄就踩到地雷,精神再次沉重受挫。要說在高二之前,反正也踩雷踩慣了,沒什麼好難受,關鍵是高二一年自己天真地以為從此不再有地雷,此時突然被炸,魂飛魄散,看來自己確實隻是活在這個世界的一小部分。沒什麼見識。
馬屁男師要求寫一篇社評文章,趙林霄認為該題材頗有發揮空間,興致勃勃作文一篇:
《柿子有毒》
目前,自古就流行“窩裏鬥”的中國人,又開始了新一輪你死我活的“大討論”。討論內容自然也是秉承了中國人慣有的“大、空、虛”談話特質,就“俗”與“雅”二字展開了一場關乎到“人類生存”與“地球文明”的口水戰。
中國從不缺少思想家,所有人從初中起就學會了辯證地看問題,往往是叫你說A對,你就說A對;叫你說B對,你立刻就能一腳踢死A,使勁地誇B的好處;但等到別人問你“那你自己是如何看這個問題呢?”全都一臉茫然相,苦逼地擠出幾個字“你說呢?”更有趣的是,這種“很有主見”的思維是從一門叫做《政治》的課程中學到的,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我們的“父母官”個個“能說會套”,麵對大眾質疑無往不勝。
正是在這種文化大背景下,俗與雅這兩股小文化開始了鬥爭。先是有周小波痛批郭小綱低俗,後又有郭小綱的粉絲群起而攻之,加上媒體再炒一炒,全國人民都沸騰了——反正閑著也是閑著。使命感油然而生。於是大範圍的評論波及至全國各行各業,以娛樂至上的電視台成為出頭鳥。
其實早些年出現《歡樂小本營》一類創新型的節目時,是得到大家認可的,因為它給中國電視台注入一絲新鮮。不管質量高低及後期的改版如何,有,總比無要好一些。之後各大衛視後來居上,各種參差不齊種類繁多的脫口秀也湧現出來,呈現出了大繁榮的良好局麵,隻可惜缺乏創新,無法突破瓶頸,像個爛柿子一樣不斷腐爛。但其中我還是很喜歡《好好學習》這一檔節目的,因為它多少改變了一些人們對娛樂節目的偏見,包括裝純人士的潔癖偏見。在這期間也一度風平浪靜,人們欣然地躺在沙發上換著台,看著形形色色的節目,好不愜意閑暇。但直到一檔《非禮勿視》的節目出現,刺激眾多敏感的中國小心肝大發感慨。可作為一個完全國產完全創新的大膽嚐試性欄目,在開始幾期,為了獲得關注度,伺候照顧這無數明顯侮辱上帝的中國消費者,稍稍地炒作一下也無可厚非。最有名的,當數寶馬男牛諾一事。本來這種事人們也已稀鬆平常,畢竟在如今社會裏搏出位是情有可原的。早些年“豔門照”事件比起牛諾一事,敏感度不知高出多少倍,也沒人跳出來談什麼俗不俗的問題,估計當時專家學者們也都忙著想方設法下載到豔照,沒工夫引領大眾感受高尚與風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