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發展質量的評價指標體係研究
城市理論前沿
作者:陳明 張雲峰
摘 要:建立科學合理的城鎮化發展質量評價標準,是引導各地提高城鎮化發展質量的重要基礎性工作。係統梳理了國內外關於城鎮化質量評價的研究現狀,總結了與城鎮化質量評價相關的一些指標體係和評價方法,提出了我國城鎮化質量評價指標體係構建的原則、構成和評價標準。依據其體係和標準,分別對我國相關省份和案例城市的城鎮化發展質量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城鎮化;質量;評價指標體係;宜居城市
Abstract:to establish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standard, is the guid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ll the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of the important basic work. System at home and abroad, the paper reviews the about urbaniz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summarizes and urbaniz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related some index system and evaluation method, proposed our country urbaniz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indicators system construction principle, composition and evaluation standard. On the basis of the system and standard, respectively to our country related provinces and case city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quality was studied.
Key words:urbanization;Quality;Evaluation index system;Livable cities
中圖分類號:C912.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144(2013)-02-16(9)
1 緒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化水平已經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1年的51.27%,城鎮人口由1.72億增加到6.91億,每年有超過1000萬的農村剩餘勞動力進入城市,創造了人類曆史上規模空前的城鎮化進程。城鎮化在促進農民增收、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資源的優化配置、緩解農村人地緊張矛盾等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
然而,我國城鎮化推進過程中質量問題,近幾年引起政府決策部門和學術界的高度關注,已經有相當多的學術部門對此有詳細的研究。論題有:(1)城鎮化進程中的“土地城鎮化”快於“人口城鎮化”問題;(2)農民工無法享受市民待遇帶來的“半城市化”問題;(3)城市開發過程中“大拆大建”,破壞了城市的傳統文化和曆史文脈;(4)大學生貧困聚居形成的“蟻族”群體;(5)大城市交通擁堵、房價高啟、城市各階層貧富差距陡增等“城市病”問題;(6)城市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的結構性矛盾突出,“城中村”、“群租”等問題嚴重;(7)城市產業結構升級滯緩,資源環境褪化等,在此不再贅述。
顯然,城鎮化速度的快速推進,與城鎮化質量的提高並沒有必然內在的邏輯關係。雖然庫茲涅茲“倒U”曲線表明,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城鄉和社會差異會由初期的擴大逐步呈現出收斂的趨勢,國際社會也不乏這樣的案例;但同時更多的案例表明,許多國家在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城鎮化率達到50%左右這個階段時,快速發展中積聚的矛盾往往集中爆發,從而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嚴重的貧富分化、過度城市化、增長轉型困局、社會衝突加劇等是其中突出的問題。可見,社會發展和城鎮化質量的提高,除了依靠國家進一步通過經濟發展積累財富外,還有賴於實現社會的轉型、政府各部門積極的推動和更加完善的公共政策。推出科學合理的城鎮化質量指標,對各地城鎮化進程中的質量進行評估和比較,對各地城鎮化戰略進行科學的引導和規範,是提高城鎮化質量的重要基礎性研究工作。
2 國內外城鎮化質量相關研究述評
城鎮化質量問題的提出,是典型中國式發展道路及語境下的產物。縱觀國際社會發展進程中,既無政府主導作用突出的城鎮化戰略,也無城鎮化質量的評價體係。在城鄉要素流通沒有阻滯的情況下,城鎮化進程隻是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人口從鄉村到城市的自然的遷移過程,沒有特別突出的比較意義。一般而言,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城鎮化水平,與經濟、社會、人居環境、人文發展等指標具有較強的相關性,而這些指標所蘊含的福利狀況、物質建設、城鄉關係處理、弱勢群體保護等水平,與我們通常語境下的城鎮化質量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