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並不是宋教仁變動心意的真正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孫文在黃信被斬之後,與他所說的那番話。因著這番話,宋教仁才識得朱崇禎的本來麵目,也對袁世凱心生疑慮,何況宋教仁本心,也最是傾向法蘭西的政製。所以他七日間,便以先前的底子,創製出了內閣總理製的臨時約法。當然,這其中也有宋教仁的一番計較在內,須知道,如果真要施行內閣總理製,他宋教仁,可是對這第一任內閣總理,信心滿滿。
“精衛,不要意氣用事。你要知道,中華不是美利堅,你要她一夜間便帝製為共和,絕無可能。法蘭西的內閣總理製,便是虛君共和,這才是最合中華此時的政製啊!”
“我看你和孫載之一樣,戀棧這權位吧?你說到中華現實,那一元首的共和總統製豈不是更加符合?”汪兆銘冷冷說道:“說到底,隻怕是你心中作祟!想不到,我汪兆銘清白君子,今日會和你們這種人為伍。那孫文對總統之位戀戀不舍,你今日行這法蘭西內閣總理製,怕是為你以後鋪路吧?”
朱崇禎幾人走進議會廳,正巧聽到汪兆銘這番誅心之論,幾人相互看看,隻見除了張元濟皺著眉頭之外,剩下的三個人都撲哧一下樂了出來。
唐時初開科舉,世家大族如五姓者,便常常譏笑進士輕薄,如今看這番情景,黨人何嚐有敦厚之態?
這議會廳中,本設有旁聽之座,便是要在以後的議事中,隨機挑選國民進來聽取議事,以作監督之用。此次也不例外,西側廳中的旁聽座上,擠擠挨挨的坐滿了人,卻多是朱崇禎托艾清邀來了各地望族主事之人。
議會廳中還在吵論不休,自然沒有注意到朱崇禎四人進來。可旁聽席上有人聽的無聊,便四顧看去,瞧這廳中的布置,哪料想的到,轉頭之間,竟然看到艾清出現在門口,那人一驚,急忙起身迎去。
“您……您怎麼會來?”那人躬身低聲向艾清問道。
艾清一看,卻是王士珍,“聘卿來了?北京城中諸事安定了?”
“已經梳理好了,有項城在,不會有什麼大礙。”王士珍恭敬回道。
朱崇禎一旁打量了王士珍幾眼,他知道眼前這個瘦小的人物,便是清門的第一謀士,也是未來楚漢之亂中的亞父範增,也是艾清不願袁世凱背負太多,特地留下的智囊。
他們這一番見麵,雖然說的輕聲,但畢竟身份非同小可。鼎沸的議事廳像是忽然被潑了一盆冰水,一下子變得針落可聞。
朱崇禎卻仿若無事,等艾清與王士珍見過,便自顧自的走到旁聽席上,見孫文早已在座,便拱拱手作禮,爾後隨便挑了幾個空置的座位,待張元濟坐定後,便也坐了下來。
有朱崇禎、艾清、張元濟這三人在,議會廳中各省選派的代表們,倒是誰也不敢輕易開口了。
書中暗表,本來的議會,按洋曆2月1日通過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第二章第九條規定,參議員每省以三人為限其派遣方法由各省都督府自定之,但朱崇禎現身南京後,卻憑漢王印璽,要各省都督自定議員之時,須一人為都督代表;一人為當地黨人;一人為當地名門代表,如此三方製約,以代表民意。所以此時議會廳中,其實共有議員69人。這69人中,倒是艾清的影響為最大。朱崇禎以譯書之名漢王之尊次之,同盟會影響倒是最次。
議長林森見到這般情景,不禁尷尬的笑笑,“諸君既然再無爭論,那麼,我們就表決吧。如今有兩套憲法方案,一為美利堅共和總統製,一為法蘭西內閣總理製,諸君手中握有的表決權,如今正是要決定中華未來國體的時候了。請眾位議員們謹慎考慮,認真履行職責。”
說罷,他一揮手,旁邊侍候的人便將表決票依次送到每位議員的案上,等了大約一刻鍾,眾位議員才將票寫好。
表決票收了上去之後,接著又唱了半個多時辰的票,表決結果便出來了。林森看著黑板上的選票,不禁有些失落,他回頭看去,見宋教仁也是一臉灰敗,便歎了口氣,站起身來,對著場下大聲宣布道:
“今天,壬子鼠年第一天,中華民國的憲法誕生,中華民國國體為——共和總統製!”
廳中寂靜無聲,好一會兒,廳中才響起幾聲清脆的掌聲,卻是朱崇禎率先鼓起掌來。有他帶動,眾人才仿佛回過神來一般,猛的歡呼起來。有幾個激動的,更是相互用西洋的禮儀,相互擁抱起來。
中華民國,在新紀年的第一天,終於、建國了!
宋教仁心情黯然,但不過片刻之間,便被這議會廳中的氣氛感染,也大聲歡呼起來。此刻倒隻有楊度一人無動於衷,坐在椅上冷冷的看著歡呼的人群。
歡呼之中,宋教仁忽然覺得有人一拍他的肩膀,他回頭看去,卻是朱崇禎在他身後,他一驚,卻見朱崇禎湊在他耳邊說道:
“做總理,何如做總統!兩年之後組黨大選,才是遁初大顯身手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