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企業員工流動的影響及對策探討(1 / 2)

企業員工流動的影響及對策探討

企業發展

作者:焦濱

摘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員工流動成為企業普遍關注的問題。本文從員工流動的類型和原因入手,詳盡分析了員工流動對社會和企業所造成的影響,指出對員工流動的兩個誤區,並從社會力量動員和企業管理策略兩個角度提出了相應對策。

關鍵詞:流動社會力量管理策略

近些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用人製度的逐漸放開,員工流動已成為企業普遍關注的問題。據權威機構統計,在市場經濟高度發達的美國,每年大約有10%的勞動者變動工作,其中30%以上的變動還不止一次,美國製造業的月辭職率高達1%-3%。而在我國,最新的調查顯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4地市員工的流動率已高達14.4%,與美國當前工業企業員工的平均流動水平基本持平,而且這個比率還在逐年上升。

一、員工流動形成原因分析

員工流動實際上是員工與企業雙方為獲取更高的預期收益而實現職業、就業單位或就業地區的轉換的行為員工流動的類型,如下圖所示:

筆者所研究的員工流動主要是指員工自願地離開現有企業的行為。員工選擇流動的原因有很多種,就心理因素而言,有從眾心理、求近心理、求奇心理、情緒化等幾十種;就起因而言,有壓力、人際關係、成就感、發展欲等,但其最主要的原因,歸納一下有發展機會、薪酬福利、工作環境等幾個方麵。

二、員工流動影響分析

企業員工流動是改善企業人員結構和人員素質的途徑之一,也是企業保持活力的條件之一。從社會來看,人員流動是社會化大生產的必然產物,是市場對人力資源的一種配置,但一般來講,正常的員工流動率應保持在5%-8%之間,過高的員工流動率不僅會給企業帶來許多不利的影響,而且還可能危害社會的穩定。

(一)企業員工流動對社會的影響

企業作為社會中最主要的經濟實體之一,已經到了可以對社會經濟大環境產生強烈影響的時代,企業員工流動衝擊著社會的長遠利益與穩定。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總會有一些不能完全用經濟利益來衡量的部門需要人們去做出努力或犧牲,如公益部門、市場適應能力不強的基礎科學領域等。從微觀的角度,人們會忽視正視它的存在,但這些領域恰恰是保持社會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石,這些部門員工的流出會嚴重影響社會的長遠利益。一方麵,企業員工流動率的上升必然會直接帶動失業率的上升,過多的失業人口就會產生諸多不穩定因素;另一方麵,因企業員工的流動而泄露企業技術資料和商業秘密的案件,在我國已經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二)企業員工流動對企業的影響

員工作為企業最寶貴的財富,是一種不可替代的資源,員工的流動勢必對企業造成嚴重的影響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麵:一是成本損失,員工的流動會損失企業為招聘此職位所花費的招聘費用、培訓費用以及一些其他直接成本,同時,還要花費再次招聘和培訓的費用、以及該職位空缺所損失的機會成本。美國學者古斯塔福遜估計,美國貝爾公司每年更換一人次花費的成本損失將大於1000美元,而莫不雷和霍爾的研究發現,在化纖行業中,僅更替的新員工的入門培訓費用,平均一名員工的更替成本就高達985美元。二是對工作績效的幹擾,員工的高流動率會對企業內部其他員工產生不利影響,造成情緒上的波動,降低工作效率。原巨人集團總裁史玉柱把因員工高流動造成的對績效的幹擾列為導致巨人崩潰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員工流動之前,由於已經心不在焉而造成的效率損失也是非常可觀的,如果流出者具有特殊的技能在原來的崗位占有重要地位,對其工作績效的幹擾會更大。三是對士氣的損害。員工流動對企業其他的在崗人員的情緒及工作態度還會產生消極影響,而且向其他員工提示還有其他的選擇機會的存在,很可能會刺激更大範圍的人員流動。特別是當人們看到流出的員工得到了更好的發展機會或因流出而獲得更多收益時,留在崗位上的人員就會人心思動,工作積極性受到影響。四是政策性機會成本的損失。企業員工的流動會通過引起企業不得已推遲或取消既定的可給企業帶來巨大收益的企業發展戰略,從而使企業蒙受預期收入損失。比如,許多企業不得不由於關鍵性的技術和管理人員的流動而取消原來的投資項目,這時企業的間接成本損失是很大的,有時甚至是毀滅性的。

三、解決企業員工流動的兩個認識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