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河南省文化產品出口的策略分析(1 / 3)

河南省文化產品出口的策略分析

區域經濟

作者:王自娜 陳慧娟

摘要:目前,文化產品貿易對於拉動區域經濟增長,促進國內國際文化交流方麵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文化產品出口的必要性為切入點,分析了河南文化產品出口的優劣勢,並提出了相應的促進河南文化產品出口的對策。

關鍵詞:文化產品出口文化貿易

一、文化出口的必要性分析

(一)從世界角度看

隨著經濟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作為“朝陽產業”的文化產業,其產品的市場和規模都在不斷擴大,文化貿易創造的巨額財富在各國經濟總量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因次,不僅發達國家將文化產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各新興經濟體和廣大發展中國家也都意識到文化產業的重要性,著手采取各種措施鼓勵國內文化產業的發展,促進文化產品的出口。發達國家如美、韓、英、日等,都非常重視文化產業的發展,文化產品出口規模已經超過其他傳統產業,成為全球排名前四的文化強國。發展中國家如印度和泰國等,印度以電影產業為文化產業的主力軍,寶萊塢每年的電影產量是美國好萊塢的近3倍,票房收入給印度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動力;泰國的電視劇最近幾年也開始占據各國電視台的黃金時段,在給人們帶來精神愉悅的同時,也宣傳了泰國的傳統文化和價值觀念。

(二)從我國角度看

黨的十七大以來,我國文化產業進入到快速發展的新時期,這很大程度得益於國家接連出台相關鼓勵扶持政策,帶動文化產品出口穩步增長。中國海外總署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文化產品出口呈現快速增長態勢,全年文化產品出口額達217.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6.3%。文化產品“走出去”是我國“十二五”時期的重要戰略目標,是一個能夠形成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和國際地位相對等的國家軟實力的曆史性任務。近年來,中央有關部委和地方政府進一步加強了對文化產品出口工作的政策支持力度,有力地推動了中華文化“走出去”步伐。如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先後製定和發布了一係列鼓勵文化產品出口的政策文件,明確了我國文化產品出口的增長目標、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進出口銀行、中國銀行等機構積極為文化產品出口重點企業提供項目貸款。

二、河南省文化產品出口的優劣勢分析

(一)優勢

1.文化底蘊豐厚

河南省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總的說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一是遺址文化。河南有洛陽、開封和安陽三大古都,近幾年,鄭州也被列為第八大古都,在上下5000年的曆史長河中,從有文字記載的曆史開始,到公元l3世紀,先後有二十多個朝代建都或遷都於河南,留下了數不盡的名勝古跡。二是傳統的民間藝術。如朱仙鎮的木板年畫、淮陽的泥泥狗,民間剪紙、豫南和豫西的皮影戲、濮陽市的麥稈畫、南陽的玉雕等,都有上千年的悠久曆史。三是功夫文化。中國一向是世界向往的功夫發源地,而中原武術文化技冠天下,例如,焦作市溫縣陳家溝陳氏太極拳、鄭州市登封境內的嵩山少林寺等。另外,還有宗教文化、姓氏文化、戲曲文化等源源頗久的文化產品。

2.經濟大省

河南是經濟大省,經濟總量在全國占第五,這是支撐河南文化產業發展的優勢,也是河南文化產品出口的推動力。經濟的不斷發展必然會給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而文化產品出口也必將為河南的經濟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積極促進著經濟的發展。所以,文化建設與經濟建設之間務必要形成良性循環的互動關係,以文化建設促經濟發展,又以經濟發展促文化建設。另外,河南的文化產業市場前景非常廣闊。河南有著9406萬人,人口數量居全國第一位,而人多正是發展文化產業的優勢之一。隨著國民素質整體的提升和消費觀念的改變,民眾在滿足衣食住行和日常消費之外,對文化藝術和娛樂體閑的需求不斷增強,帶來的效應就是文化產業迅速崛起,並且成為一個效益相當可觀的投資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