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政策支持
鑒於河南省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資源豐富,中原文化影響力在國外日漸擴大的情況下,省商務廳和省文化廳兩廳開展緊密合作,聯合行動,積極開展調研,擬定工作思路,構建中原文化產業“走出去”的國際化網絡。這種部門融合聯席辦公機製,共同推進中原文化“走出去”的做法,在全國省級單位尚屬首次。例如,為了促進文化產品的出口,2011年,河南省政府出台了全省文化領域對外開放工作方案,拓寬了文化產品和服務的貿易、招商渠道,也積極組織80多家文化企業參加杭州國際動漫節等4個國內外較大型的文化博覽交易會。同樣在2011年,河南省文化廳與商務廳聯合出台了文化產品出口示範基地認定管理辦法,以促進對外文化貿易,使全省出口企業發展到65家。文化部門與商務部門通過建立“省級文化產品出口示範基地”,推進文化產品出口,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的做法,在全國尚屬首次。
(二)劣勢
1.文化產業鏈條薄弱
目前,全球文化產業的競爭已不再局限於企業的競爭和產品的競爭,而是一個產業鏈全方位、立體化的競爭。文化產品的生產,必須有包括工業化生產模式、商品化銷售模式、市場化投資模式的運作體係在內的一整套完善的產業運作機製,這樣才能形成規模經濟,才能對抗國外的那些大型文化企業集團和跨國公司的強勢競爭。例如,日本的文化產品出口就是以動漫產品為核心,帶動遊戲、圖書、音像製品和特許經營商品等形成的產業鏈出口的態勢。河南大多文化產品出口企業僅僅停留在開發單一文化產品的階段,尚不能根據開發的文化產品精心編織產業鏈條,更遑論最大限度地開發下遊產品,從而影響所出口的文化產品的市場壽命。
2.缺乏創意文化品牌
所謂文化創意實際上就是文化的原創性,它是指蘊含在文化產品中獨特的內容與形式。在所有成功的文化產業和產品中,都有一個消費者非常熟悉的文化創意形象,並在此基礎上形成特定的消費人群,例如韓國的“流氓兔”、迪斯尼的“米老鼠”、日本的“哆啦a夢”等,這些文化形象不僅代表著一國的文化印象,並能帶動諸如音像製品、圖書、文具、遊戲、主題公園等整條文化產業鏈的發展。創意品牌是河南省文化出口企業麵臨的一個很大弱點。河南省世界文化品牌數量少,高端品牌缺乏,競爭力不強。文化產品在出口中還停留在低附加值上,缺乏把文化遺產等一些“死”的東西轉變為消費者喜聞樂見、願意親身體驗的“活”的產品的創意;缺乏把文化遺產轉化為文化產品的包裝和創意。沒有品牌觀念的產品容易給人廉價的感覺,不能適應國內外市場激烈的競爭。沒有創意的文化品牌,就算短期占領了國際市場,也很容易夭折。
3.缺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