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浙江省舟山市產業結構分析(3 / 3)

(三)漁業:外海、遠洋捕撈及水產養殖

舟山是我國最大的海水產品生產、加工、銷售和出口基地。2011年,實現水產品總產量141.95萬噸,比上年增長8.26%,漁業總產值134.53億元,比2001年增長109.8%。漁業是舟山重要的基礎產業和支柱產業。近年來,海洋漁業的資源衰退使近海捕撈已不可能成為增長點。因此,要大力發展外海及遠洋捕撈以及水產養殖業。此外,也可以發展休閑漁業,不僅可以有效拓展漁業發展空間,開辟漁業發展新領域,還能很好地帶動其它相關產業的發展。目前,舟山休閑漁業已起步,並積累了一些經驗,如海上度假村、漁船垂釣、漁村風景遊、漁業觀光業等。

四、對舟山產業結構優化的思考

舟山在海洋資源豐富的同時,也缺少大陸城市所具有的很多資源,包括土地、淡水、能源的稀缺以及環境的敏感性等,製約了發展空間。尤其淡水資源已經成為舟山經濟發展的重要製約。目前,淡水、能源以及土地資源的稀缺依然限製舟山進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舟山的另一大弱勢是陸島交通不便,所以連島大橋是發展海島經濟的關鍵。跨海大橋的建成,給陸島聯係帶來了極大便利,而連島工程則使各主要島嶼之間聯係大大加強。因此,舟山應盡快改善對外交通條件,加強水、能源建設;另一方麵應選擇適宜發展方向,嚴格限製高耗水、高耗能和土地產出率低的工業。

海島地區由於自身經濟實力有限,要借助相鄰地區的經濟實力。舟山在今後的發展中,要與上海和寧波接軌,借力發展。在發展方向上,要充分發揮海島優勢,大力發展海洋經濟。

根據舟山的產業演替狀況分析,臨港產業、旅遊業應成為新時期舟山的兩大主導產業,而臨港產業將成為舟山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發展臨港產業,是海島城市化的需要,是實現舟山經濟跨越式發展的保證。目前,舟山市支柱產業主要為船舶修造業、旅遊業、漁業,在羅斯托的6個經濟增長階段中,基本處在經濟成長的“起飛”階段。今後,要強化船舶修造、港口物流等臨港產業的主導地位,逐步過渡到經濟成長的“成熟”階段。再逐步確立以國際航運、物流服務業、旅遊業為主導的服務型經濟體係,使主導產業進一步高級化,最終實現舟山產業結構的優化。

參考文獻:

[1]樓東.海島地區產業演替及資源基礎分析—以舟山群島為例[J].經濟地理,2005(4).

[2]石兆文.舟山海洋經濟發展與產業結構的優化[J].海洋開發與管理,2008(6).

[3]明育.產業結構優化促進城市經濟功能提升的研究——以柳州市為例[J].產業與科技論壇,2009(10).

[4]馮偉芳,王榮華.舟山港口產業集群構建策略[J].水運管理,2010(8).

[5]舟山市統計局.舟山市曆年統計年鑒.

[6]李竹竹.基於節能減排角度下海島區域的產業選擇——以舟山為例[J].現代商業,2010(33).

[7]夏文忠.舟山海洋綜合開發試驗區建設思路初探[J].浙江經濟,2010(16).

責任編輯:張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