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患“社會冷漠症”的人,我想起了一個有趣的古代故事,不妨摘錄如下:兩個學生碰見人稱“老好先生”的人,幹什麼事都是“好好好”、“是是是”,遂決定好好調理他一下。那天早晨,一個學生急匆匆跑來對老好先生說:“不好了,張三家的水井被人偷走了,一家老小吃水咋辦?”老好先生聽了,漫不經心地說:“怪不得我早晨看見一溜水印直通河邊,原來是被人背走了。”學生啞口無言。另一個學生跑來報告:“李四家水缸著火了,火勢甚烈,一缸水竟燒幹了。”老好先生聽罷,依然慢條斯理地說:“不足為奇,那是天火燒冰窖——該著!”兩位學生見先生如此不著邊際地附和,又在他會客時一齊說道:“王五來了,說您穿的這身衣服和鞋都借了半年了,怎麼還不歸還?”先生一聽,登時火冒三丈,暴跳如雷:“胡說八道,我何曾借過他的衣服。”他顧不上斯文,怒氣衝衝找王五算賬去了。兩名學生恍然大悟。我們給老好先生的病下個診斷:冷漠症。
魯迅先生對這一冷漠症深惡痛絕。早年他在日本留學,見許多中國人冷漠麻木地看電影中日本兵槍殺中國人,遂發出:根治國人的頑症,非醫學能奏效,須從靈魂上予以醫治。從此,毅然棄醫從文,直至生命的最後一息。
現實生活中,思想麻木、冷漠之人大有人在,屢見不鮮。據報載,杭州一老嫗落水,觀者如堵,但個個麵皮麻木,無動於衷, 隻有一七旬退休老人臨危不懼,挺身相助;徐洪剛似的英雄——揚子集團運輸公司工人張誌清為保護國家財產被幾名歹徒打成重傷,血流如注,奄奄一息,連向兩個加油站的人求助,都無人伸出援手……這些毫無同情心、責任感的人,所患的病症與老好先生真是何其相似乃耳!
眾所周知,我們的社會是一個整體,由千千萬萬的人組成,與每個人的言行都有著千絲萬縷、不可分割的聯係。有人說在關鍵時刻之所以有人麻木不仁,畏縮不前,皆是因為落水者或被歹徒傷害的人不是他的親人,涉及不到其個人利益。而正是這些人的不良作風,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歪風邪氣的蔓延。不法之徒抓住人們自私、怯懦的心理,恣意妄為,無所顧忌。建設具有高度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需要有千百萬高素質的人齊心協力來完成,而提高全民族素質必須從我們自身做起,這是時代的要求,社會的呼喚。
199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