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載,某部門五人受英國一機構邀請前去訪問。到英國後,中國駐英國大使派三秘陪同。誰知,在火車站候車準備赴一地區公務前,三秘被告知,英方隻擔負五人的車票,三秘的車票須自理。人們以為這是英國人的幽默和調侃,不以為然,然而這卻是真的,令國人驚愕;到目的地用餐時,膳食極為簡單,但三秘又被告知還要自理,國人更加驚愕不已。英國人的道理也極簡單:他們的每筆開支將向納稅人如實彙報,差一分也不行。言外之意,他們的行為必須對人民負責。
這則報道不禁引起我們對深層次問題的思索。乍一看,作為東道主這樣做似乎太“摳門兒”了,也太不近情理了,太不給麵子了。堂堂的英國何須在乎這點銀子和開支?但仔細思索一下,人家的做法又不無道理,這也許正是英國人廉潔、坦率的可貴之處吧!為了麵子,窮大方,不僅浪費了不應有的財力,也丟掉了許許多多優秀的東西,諸如:品德、精神、作風……
想想我們的現實生活,觀察一下我們的周圍,倒是存在許多值得反思的毛病和陋習。有關部門來檢查工作,被檢查的單位便韓信用兵——多多益善,來者不拒。你來幾個人,我便陪同十幾個人,前呼後擁,熙熙攘攘;規定的四菜一湯太寒酸,便上山珍海味,美饈佳肴,杯觥交籌,酩酊大醉。宴罷,還要翩翩起舞,夜半而歸。雲南一單位招待客人,一女工奉命陪酒,飲酒過量導致命喪黃泉,竟被追認為革命烈士。如此荒誕不經的舉止和作法與英國人的作風真是大相徑庭。真不知這些人在酒足飯飽之後,是否想到要向人民彙報,對人民負責?
歸根結底,慷國家之慨的人在頭腦中缺乏對革命事業的責任感,對人民大眾的責任心,根本就不具備“公仆”意識與精神。當前,我們國家尚不富裕,一些貧困地區還沒有解決溫飽問題,我們是沒有理由擺闊顯富的。有一則寓言是這樣說的:“越闊的人越吝嗇,因為他深知財富的來之不易;越窮的人越擺闊,因為他曾經窘困,以此來彌補他曾經的虧空。”依我之見,英國人的“摳門兒”,倒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把國家的每一分錢當作自己的錢來看待,何愁我們的事業不興旺發達、蒸蒸日上?
199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