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描寫是指文學作品中對人物動作、語言、神態、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觀、場麵氣氛等細小環節或情節的描寫。它在刻畫人物性格、豐滿人物形象、連接故事情節、豐富作品內涵等方麵具有重要作用。一個細微的舉動、一個甜蜜的微笑、一個溫柔的眼神……它們也許會讓你感念不忘;一點關懷、一點溫情、一點方便……它們也許會讓你銘記終身。細節就像溪邊的花草、蝴蝶身上的斑紋,它們雖然十分渺小,但是將它們連綴起來,就組成了溪邊芳草萋萋、蝴蝶的纖巧秀麗。
著名美學家、文藝理論家、教育家兼翻譯家朱光潛說:優秀的記敘文不盡是單單的敘事,優秀的記敘文的敘事部分大半隻像枯樹搭成的花架,用處隻在撐持住一園錦繡燦爛生氣蓬勃的葛藤花卉;這些敘事以外的東西就是記敘文中的細節;寫記敘文隻會寫敘事的梗概而不能寫其中的細節,就像隻會搭花架而不會培養滿架的繁花。
確實,一篇優秀的記敘文不能沒有動人的細節,一味地平鋪直敘不能具備打動讀者、感染讀者的藝術張力,這就如同在日常生活中最難忘的往往是一些觸動人心扉的生活小節而非那些驚天動地的壯舉一樣,因此在作文中有意識地打造一兩處精美的細節就顯得尤為重要。
細節描寫一般包括人物的語言、動作、肖像、心理描寫和場麵、景物、環境描寫等。我們看一篇2008年江蘇省高考優秀作文《好奇心》中一個片段:
奶奶八十了,但眼不昏耳不聾,還能眯著眼在屋裏做針線。大她三歲的爺爺便不行了,不願走動,總是坐在藤椅上曬太陽。
相隔不過幾米,奶奶過幾分鍾,便會放下活兒,“老頭子!”奶奶這麼叫。
爺爺不應,奶奶便急,邁著碎碎的步子到跟前。爺爺好好的呢,在藤椅上睡熟了。於是孩子般地笑嗔:“這個死老頭子,人家喊了也不睬。”
此文是一篇敘寫日常生活的規範的記敘文,卻能在“尺水”中“興波”,用鮮活的細節描寫展示出“奶奶”那澎湃的內心波瀾,讀來意味無窮。成功的細節描寫使此文成為2008年高考優秀作文中的拔尖之作。
記敘文中的細節描寫大致有以下方法:
一是抓住特征,工筆細描。
細節描寫是為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現主題思想服務的,因此要挑選那些最能表現主題和人物的細節,特別是屬於所寫人物獨有的細小動作。當然也要新穎,切忌一般化。同時,細節來自生活,細節描寫也就必須真實地表現生活。這個“真實”,當然不必是曾有的事實,但一定是會有的事實。
既然細節描寫於人物、於情節、於主題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那麼在寫作上就不該輕描淡寫,而應該工筆細描,傳其神韻。這樣才能讓細節深入人心,最大限度地發揮效用。
2008高考湖北省的一篇優秀作文《舉手投足之間》:
小時候,我愛去外公家。外公知道好多趣事,外婆的廚藝精湛。每每聽外公眉飛色舞地講完一段,爺孫倆都餓了。於是外公躡手躡腳鑽進廚房,趁外婆沒在,夾幾片剛炸好的雞排,趕忙回來和我分享,像一個小孩子。有幾次外公被外婆“人贓並獲”,隻得被外婆打手。然後我們乖乖地擺好桌子準備開飯,那個時候,真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