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紮拉總結道:“一部好的電視劇應該和所有經典的小說和戲劇一樣,在根本上充斥著內部的背叛。”因此,在撰稿人將創意點子送至編劇討論室的過程中,免不了自我掙紮。
拉斐爾·阿爾瓦雷斯放棄了自己23年來一直從事的新聞工作,以一名普通海員的身份出海遠行,在一篇刊登於《巴爾的摩雜誌》上的文章中,他曾說“盡管做海員得到的薪酬是微不足道的,但我的身體狀況卻不錯,而且還有大把的時間來寫作”。馬紮拉也曾在紐約一家醫院裏當了13年的院長,在工作之餘他便會為電視劇寫寫劇本。
喬治·馬斯塔斯更是辭去了已有十年行業經驗的律師一職,旅行至喜馬拉雅山脈並在那裏度過了幾年,他說“徒步走在廣闊的荒原上,身上隻背著個背包,這一切都讓我更加明晰了自己對於生命的渴求”,而這也正是他創作《費達利之路》的情感來源。後來《費達利之路》的劇本片段和一些好的腳本助他成為了《絕命毒師》的首席編劇。
很多電視劇都包含主角成長的戲份,而這和編劇們的自傳同樣是不可預知的。《奇幻嘉年華》是HBO出品的佳作之一,極具代表性,劇集發生在美國大蕭條時期一處風沙肆虐的地區,然而後來卻由於收視率不斷降低且拍攝成本高昂而不得不提前終結。《死木》也是如此,其背景設在了美國頒行禁酒令且招妓之風盛行的年代。該劇的出品人大衛·米爾奇(David Milch) 同時也負責《紐約重案組》一劇的拍攝和上映。此外,由邁克爾·曼恩(Michael Mann)執導、達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主演的《好運》也已成為年度最被期待的一部電視劇。
拉薩尼說:“電視劇的成功與否與業內的行情是並行一致的。每當新一季劇集被敲定的時候,編劇們就會通過要求加薪而提升整個業內的食物鏈,其他劇集的邀約也會源源不斷,或者由於自身影響力的不斷擴大,編劇有時還需擔任起出品人、總導演乃至劇集營運商的角色。”
近來剛經曆過這個過程的編劇之一是庫爾特·斯塔特(Kurt Stutter),他曾是《盾牌》的長期編劇,而如今卻成了《混亂之子》的劇集營運商,該劇由福克斯公司出品,講述的是一夥天使地獄黨不堪忍受現實生活中的壓力和莎士比亞式的內心矛盾而解體的故事。
當然,也沒有人敢說所有的編劇都必定會經曆這個過程。拉薩尼說:“在十部電影中有九部都是不怎麼樣的。而且很多新劇集往往一開始就沒有收視率,夭折的原因也不是編劇能掌控的:比如說飾演主角的演員實在演技太差或者影片拍攝所需的經費大大超過了預算——原本恢弘壯闊的場麵拍出來卻顯得荒唐可笑。”
因為每年隻有一兩部劇集能夠贏得人心,因此若能在任何一部劇中擔任編劇那都是奢望了。所以當一部美劇殺青時,大部分的編劇都會發現自己還是處於默默無聞的狀況。魯斯科·凱肯說:“一旦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失意的編劇們隻能帶著自己的劇本徘徊在洛杉磯的各大片場。有些人被拒絕的劇本已經堆到了腰那麼高,而我的也快沒過腳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