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創造力的大解放理所當然地將美劇劇本創作事業推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
創意點子每時每刻都是層出不窮的。今年32歲的電影編劇拉沙德·賴薩妮(Rashad Raisani)是《火線警告》第四季劇情的主編,他說自己多年來一直有個揮散不去的夢境縈繞在腦海中:“在夢裏,人已經死了,但死後卻置身於一間牢籠之中。身旁出現了兩扇門,一扇通往天堂,另一扇通往地獄。每一扇門旁邊分別站著一位守護神,其中的一位從不撒謊,另一位則滿口虛言。到底該問一個什麼樣的問題才能順利到達天堂呢?”
這一幕就被如出一轍地搬到了《火線警告》的劇集之中:總是笑容滿麵的男主角曾是為政府效力的一名間諜,劇中一度試圖從兩名恐怖分子的拘押中逃脫出來。
魯斯科·凱肯回憶說:“有一天,當我們聚坐在編輯室裏的時候,《火線》的編劇之一艾德·彭斯(Ed Burns)告訴我們他近來正在讀一本關於越南的書。後來,我們發現書中所涉及的有關政府部門複雜性和矛盾衝突的主題就成為了此劇後來一個非常鮮明的特點。”
拉斐爾·阿爾瓦雷斯(Rafael Alvarez)是《火線:真相大白》這一季劇目的總編,他同時也是個善寫科幻題材的作家,其不拘小節的寫作手法和文字風格使巴爾的摩的港口秘密成為了第二季中的主題。
據他說,在《火線》中,很多角色都是根據真人改編的。在劇中飾演“羅賓漢式”犯罪頭目的奧馬爾,就是最受觀眾歡迎的人物之一,而他的原型則是彭斯在巴爾的摩警局遇到過的犯罪分子集合體。至於劇中的其他人,如工會主席弗蘭克·索博特卡(Frank Sobotka)和因患有露陰癖而被觀眾記住的澤格(Ziggy)都是在報紙新聞中出現過的真人真事,而研究這些過期的報紙耗費了劇組長達數月之久。
想要讓觀眾摒棄原版小說而轉向電視劇,最根本的一點就是能夠將原本隻有十幾、二十章的書拍攝成長達七季的劇集,而這無疑就要求編劇們投入大量的精力。賴薩妮相信,一部好的劇集必須能夠讓觀眾感同身受,會思考“如果我身處那種境地又將如何選擇?”
無獨有偶,曾獲普利策獎的戲劇家大衛·馬梅特(David Mamet)也曾在備忘錄中說過類似的話,當時他正和幾名編劇一起負責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出品的劇集《秘密行動組》,“什麼人想要達到什麼目的?如果無法達成目標這夥人還會做些什麼?為什麼這些事情又偏偏在此時發生?”
《納什警督》是一部20世紀20年代的輕喜劇,唐·約翰遜(Don Johnson)在這部自己的熒幕處女作中主演一名警察。據馬紮拉說“在這部劇集中,警察從始至終都開著一輛黃色的警車,而且在抵達目的地時總會找到合適的停車位。這看起來一點也不真實。而在《野戰醫院》這部劇中,所有的演員在進入醫療帳篷時都會先彎下身來,這種自然而然的舉動才是讓人信服的”。
馬紮拉還進一步說道:“在一部堪稱佳作的劇集中,整個世界裏的七情六欲都應該向主角們發出挑戰。”近來,馬紮拉集合了《黑道家族》、《火線》、《盾牌》和《死木》四部大劇背後的編劇團體,重新整合後開始將《撞車》這部奧斯卡最佳影片翻拍成電視劇,此外他還身兼醫院情景劇《霍桑》的劇集營運商,該劇主演為賈達·萍克特·史密斯(Jada Pinkett Smith)。而且馬紮拉本人還很好地踐行了自己提出的理論模式:在擔任某家醫院院長時,他通過為電視劇寫劇本擴大了自己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