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推往世界帝國的序曲——隋時代(2 / 2)

關於羅士信這個人,他雖然有在《隋唐演義》中出場,但在正史中還有不同的事跡。當張須陀募集義勇軍之時,有個十四歲的少年也前來要求加入,在此張須陀以沒有合於你身體的鎖甲為由要他回去。而這名少年,也就是羅士信,就憤然地當場穿上了兩倍重的鎖甲。不但穿上大人的鎖甲,而且還穿了兩層,讓一直站在旁邊的張須陀不由得笑出來,說道:我知道了,就把我的馬送給你吧!此後羅士信便一直跟在張須陀的身邊。

張須陀這個人在平定了許多次叛亂之後,便成了抗隋之人的眼中釘,認為如果不解決這個人的話,就難以成就大業,隻是總是勝不了他。在此時,有個名叫李密的人物出現,在他的計略之下,張須陀最後戰死於沙場上。當時,張須陀的軍隊為叛軍所包圍,張須陀雖然成功脫出,如果這時他一個人逃跑的話,應該是可以成功的,然而他卻無法放下他的部下,因而再度前往救援。脫出包圍之後又再回頭,再脫出之後,回頭看到部下尚有幾個被困在包圍之中,他又再度跑回……就這樣持續了五、六次,雖然幾乎將兵士們完全救出,但自己也因為力盡而亡,讓所有的部下和兵士皆不由得流下淚來。

從這段故事中可以看出張須陀真的是個很愛護部下的人,光從受到部下的愛慕這點看來,就足以將其列進名將之列了。而在張須陀死後,叛亂軍立刻就占領了隋帝國的中央部分——煬帝在這時則逃到了南方,與北方的都城再也無法取得聯絡——就這樣,隋再也不是一個天下統一的國家,也因此,雖然有些誇大,但隨著張須陀的死,統一帝國的隋也告終了。

高熲:?~紀元後六○七年。渤海(今河北省景縣)出身。當初是出仕北周武帝,後來在隋興起時登上丞相之位,致力於國家創建。雖於平定事業中活躍,惟後來因受告而失勢,最後更服罪致死。由於人望甚篤之故,因而惋惜的聲音甚多。

——《隋書》卷四十一《高熲傳》、《北史》卷七十二《高熲傳》韓擒虎:生歿年不明。河南東坦(今河南省新安縣)出身。北周、隋之官僚。韓家為北周名家,具為將軍世家,韓擒虎還通於文才,出仕北周太祖具有軍功,因而自新安太守累進至儀同三司新義公。武帝時代則隨其討代北齊,到了隋時,則跟隨文帝遠征江南,立有不少功勳。順道一提,在唐代由於不用“虎”字,故稱為韓擒。

——《隋書》卷五十二《韓擒虎傳》煬帝:姓名為楊廣。紀元後五六九~六一八年。隋第二代皇帝。煬為帶有惡逆意味的皇帝諡號,但他喜好學問,進行減稅,還為了南北統一將各地運河連結而完成了大運河,在政治上也有其業績。然在另一方麵他也具有豪奢的性格,除了在各地建築土木工程外,還極力於高句麗的遠征,因此造成百姓的負擔也是事實,最後竟導致隋的提早滅亡。究其原因,除了他缺乏輔佐的親族之外,也因他憧憬江南之文物而使得政治衰廢,再加上官僚派閥抗爭激烈,最後還發生高達禮部尚書地位之楊玄感叛亂,使得國內不安定。

——《隋書》卷三、四《煬帝紀》、《北史》卷十二《隋本紀》劉方:?~紀元後六○五年,京兆長安(今陝西省長安縣)出身。一開始仕於北周,惟在北周、隋交替之際立下功績而當上大將軍。其功績特別在於外國遠征上,他與周邊之民族作戰,於六○四年遠征林邑,並占領其首都。惟因全軍染上風土病,後來自己也死於歸國途中。

——《隋書》卷五十三《劉方傳》、《北史》卷七十三《劉方傳》張須陀:紀元後五六三~六一四年。弘農(今河南省靈寶)出身。本來即以善政官僚而有名,亦參加了隋末的戰役。除生來果斷之外,又再加上勇猛善戰,在許多戰役中獲得勝利。惟後來在與李密之戰中敗死。

——《隋書》卷七十一《張須陀傳》、《北史》卷八十五《張須陀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