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曆五八九年,天下經過兩百七十年之久後,又再度統一了。
隋文帝這個人,大致上可以想做是和西晉武帝一樣,很輕鬆地就統一了天下。隻不過,文帝這個人在統一天下之後,就一直以政治家的身份而努力,將因連綿戰亂而荒廢的天下加以安定。實際上,在短短的十年之間,隋就走向了富強,因此可說他確實是一位有能力之政治家。
而在此時輔佐文帝的左右軍師,在《隋唐演義》中也有出場,那就是楊素與高熲.這兩人雖然沒有被歸入百人之內,但均是文武兩道並行之人,無論擔任宰相或是將軍都相當有能力。不過,他們的性格則大大不同,高熲這個人對文帝是直言不忌,非常則直而公正。楊素則比較帶些奸雄的氣質,他好玩陰謀,也喜於奢侈,但這都隻是小方麵,氣度非常大,還是個風流之人。因此也留下不少與美女之間的逸話。
至於現在要敘述的,則是第四十八位的韓擒虎。就如同他的名字“捕捉老虎”一般,是個相當勇敢的人。
這個人最初在滅亡北齊之戰中就十分活躍,而在滅陣之戰中,也曾立下不少功績。
他對那些雖為敵方、但勇敢的對手均十分寬大,同時也因對民眾公正而受到歡迎。在這個人死後,還有成為閻羅王替民間說話的傳說。
傳說中在這個人將死之前,他將家族集結至病房中,此時外頭突然跑進一個奇怪的人,伏身在地大呼其為王。就在大家準備把這個瘋子趕走的時候,在病床在的韓擒虎笑道:生時為隋之將軍,死後則為彼世之王,那不是十分愉快的事嗎?說完之後他就死了,因此才有這樣的傳說。
這個韓擒虎還曾經養育一個失去親人的小孩,而這小孩也就是第五十一位的李靖。
在此有一件非注意不可的事情,那就是在中國道教的諸神,大家都是在生前就極度受歡迎,而在死後才成為神的。而大體上這些神也都是看其生前是怎麼樣的人,死後就是什麼樣的人。也因此,成為閻羅王的人並不隻有一個,但都是具有公正、剛直等重要的素質。
接下來談第四十九位的劉方這個人。這個人在《隋唐演義》中完全沒有出場,那他是怎麼樣的人呢?雖然他對文帝的統一天下也有貢獻,但他主要的功績乃在煬帝時代的海外遠征。
本來,劉方是生於北方的人,在隋統一天下成功之後,他當上南方的太守,特別是在西曆六○四年他對中南半島進行了遠征,目標乃是占領這個國家。
在此時,他來到相當南方的地方,與敵人的象部隊進行作戰,獲得勝利之後凱旋。隻不過,由於南方的水土畢竟不合,他在回師途中身亡。說到前往南方與象部隊作戰的人嘛,劉方乃是第二位,第一位則是馬援。
再來談到第五十位的張須陀。隋時代也有許多十分著名的名將,我本人也非常喜歡這些人,而想要把他們都寫到自己的作品中,不過由於想寫的東西實在太多,在此就以張須陀做代表。
這個人在《隋唐演義》中,也是個不錯的角色。
本來張須陀一開始也是位小官,隻不過他一直到五十歲左右都沒有辦法好好出仕,連一個州的太守相當不上,而隻不過是個副手的地位。就在這時,發生了饑荒,民眾一一死去。此時,官倉中的米糧雖然非常多,但如果要開官倉救人的話,需要皇帝直接許可,因此必須要派使者前往都城,在獲得後帝許可後才能開官倉。然而這樣往複大約需要十天的時間,在這期間,餓死的人隻會不斷增加,根本沒辦法等這麼久。於是,張須陀獨斷地打開了官倉,將其中的米糧配給民眾,以防再有人餓死。隻是,打開官倉再怎麼說都是一條罪狀,於是他便遭到了彈劾。沒想到煬帝卻稱許張須陀做的好,而原諒了他。這個煬帝在後來雖然是個有名的暴君,但是他對張須陀的態度倒是非常寬大。
其後,當國內卷起大叛亂之時,張須陀以太守身份將各地群起的叛亂軍一一打敗。這也是《隋唐演義》中有的故事,當時秦叔寶及羅士信等勇者就位於其下,援助張須陀平定了許多亂事。
也因此,我也真的蠻喜歡像這樣的人物,不知道他是在哪裏學得戰術和武藝才成為勇將的呢?由於這個張須陀正好位於天下的中央部位,因此他能夠一一打敗四方的亂軍,對於隋的持續統一相當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