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5章 中原逐鹿(2 / 3)

南翼歎了口氣,道:“統領,我軍自離大營,已有六日,現已深入齊國境內數百裏,進展實在太快,後隊糧草已有些接濟不止了,是不是將行程放慢一點?”

“斷魂輪”王禁也道:“是啊,統領,我軍僅萬餘人,深入敵國太遠,隨時有被敵軍圍困之險,且糧草曆為兵家之血脈,供給不上,前景堪憂……”

“攪海翻天”上官烈也道:“我軍連日作戰,士卒戰馬均疲憊不堪,已有戰馬倒斃於路上的現象,再不休整,隻怕……”

尉遲鷹默默無語,靜靜聽完三人意見。目光緩緩掠過另幾人,好一會才歎道:“三位所言極是,我又何嚐不為此所慮,但眼下正是千載難逢的良機,敵軍士無鬥誌,將無戰心,其精銳主力又為陛下大軍牽製,無法抽調前來。我軍若奮勇向前,可獲大勝,但若放慢行程,先不說形勢是否有變,一旦敵軍有了喘息之機,醒悟過來,則我軍危殆,全軍覆沒也隻在眼前。”

眾人麵麵相覷,無不默然。尉遲鷹又道:“糧草接濟不上,雖是一樁難事,卻也並非無法解決。陛下曾撥給我們五百匹戰馬,沿途又擄掠了不少戰馬,我軍大可以馬血止渴,馬肉充饑,不論如何,隻要擒住高緯,則大事定矣。“

“京中十二煞”心中同時一震,均想:“不錯,我軍隻要擒獲高緯,大事可定。眼前區區之危,較之日後所得之利,差之遠矣。”

剛剛安撫了“京中十二煞”,哨探卻又滿麵驚惶地回來稟報:“北齊已有二萬軍馬前往洪洞護駕,昨兒剛剛經過涿州。”尉遲鷹一驚,急問:“可探知是何處軍馬?”哨探道:“回統領,是任城王高潛所派的軍馬。”

原來,當日高潛請高緯率禦營軍馬自天池攻取平陽,除因此地利外,又不易為周軍主力察覺。平陽一座孤城,守兵數千,周軍主力不及救援,二萬禦營精兵怎麼說也該拾奪下,更何況還有勤王而來的三萬青州軍?

攻下平陽,則既已截斷周軍糧道,又可一壯軍威,鼓起日漸沮喪的士氣民心。誰料高緯昏庸透頂,五萬人馬非但沒攻下平陽,反而近於全軍覆沒。高潛聞知,隻氣得捶胸跺足,幾乎暈去,但又別無他法,隻得再調二萬人馬前去護駕。

尉遲鷹思索再三,敵情既變,自己原訂部署是否也應改變。抬頭問道:“眾位,齊軍已有二萬軍馬前往護駕。大家以為,我們又該如何?”

眾人麵麵相覷,西門虎大聲道:“依我說,大家夥先打涿州,再去洪洞,照樣捉拿高緯,區區二萬兵馬,能嚇得了誰?”

西門豹也道:“對,俺同意大哥的話,反正都到了這一步,便一不做二不休,仍按原訂計劃,先下涿州義郡,再攻洪洞。”眾人議論紛紛,倒也並無異議。尉遲鷹也有此意,見眾人讚同,當機立斷,今夜三更拿下涿州,再取義郡。

涿州、義郡兩城的守將,對禁衛軍前來已有風聞,怎奈城中兵少,不敢出戰,隻閉城堅守。是夜三更,尉遲鷹麾兵殺出,早已奉命潛入涿州城中充作內應的耿煙飛等人立即殺死守門士卒,開啟城門,放下吊橋。

尉遲鷹另委南翼率一軍,假扮涿州敗軍,去投義郡,隻待其開城接納之時,立即舉火為號,殺入城中。戰至天色微明之際,涿州、義郡兩城,均已在尉遲鷹掌握之中。

尉遲鷹深知用兵之道,貴在神速。隻在城中休整一天,出榜安民,安撫百姓之餘,加緊備辦幹糧、清水。第二日立即拔營,直撲洪洞。

一路急行,數日後趕至洪洞。原以為此地必有大隊齊軍埋伏攔阻,城池也應有重兵扼守,誰知大軍長驅直入,直抵城下,也未見一個齊軍。尉遲鷹大為驚異,導思齊軍莫非布下什麼圈套,正在城中埋伏。當下命南翼率軍二千攻城,略作試探。

攻了小半個時辰,城上守軍使掛起白旗,隨即吊下一名使者,奉上降書。隻請周軍不要為難城中百姓,情願獻城出降。尉遲鷹一口答應,隨即洪洞四門大開,數千軍兵紛紛拋棄兵刃,出城投降。尉遲鷹命前鋒進城,確信並無埋伏,這才放心進城,對獻城的守將、士卒大為安撫,隨即便問北齊主高緯現在何處。

一名副將道:“昨日皇上聽說涿州、義郡周圍出現周軍,嚇得什麼似的,立即離開了洪洞,去了濟州。”尉遲鷹又問:“濟州守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