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緯擁著愛妃,懶洋洋地下旨,命前軍攻城,自己則與馮淑妃遠遠躲在周軍箭矢不及的地方觀戰。
雙方一經接戰,就慘烈異常。梅勝郎為求速勝,調上來的全是禦營親兵,又懸下重賞,哪一個最先攻上平陽的,立賞黃金千兩,官升三級。是以軍中的悍將梟卒,個個奮勇爭先,不顧性命地向上猛撲。
周軍也已得尉遲鷹告知,援軍日內必到,隻須再堅守幾個時辰,必獲大勝。但若城池失守,則大夥兒不論是降是逃,都難逃一死。城中百姓,更有遭全城屠戮之危。
周軍將士,既已被尉遲鷹“置於死地”,自然也就人人拚死一戰以求“後生”。再者,人盡皆知北齊後主高緯殘暴成性,動輒殺人。宮女有罪,往往處於極刑後剝下人皮親自檢視。至於外出巡幸,奪民婦之子投以餓犬,將人置於毒蠍盆中,聽其哀呼慘嚎以之為樂,更是層不出窮。
眾軍心中均想:左右是個死,落在敵人手中隻怕死得更慘不堪言。隻有守住了城,大夥兒才有一線生機。
雙方都已置生死於度外,齊軍倚仗人多,前赴後繼。周軍人人抱必死之心,以一當十。廝殺也就更加凶猛,交戰不過半個時辰,城上城下,積屍又已逾千。
高緯在遠處看了這般血肉橫飛的慘景,非但不懼,反而興高采烈,手舞足蹈,連聲叫好。馮淑妃是一個婦人,看這兩軍對壘,廝殺惡鬥,早覺厭煩無趣,嬌聲央求高緯回營。高緯正看得高興,哪肯回去?正在又勸又哄之際,忽然中軍將軍一聲驚呼:“陛下,我軍大營起火。”
高緯兀自不以為意,道:“區區小火,何必大驚小怪,讓人撲滅了就是。”剛想再哄愛妃,一騎探馬已飛馬而至,撲倒在車前,叫道:“陛下,大事不好。”
高緯這才吃了一驚,問道:“何事如此驚慌?”那探馬氣急敗壞,道:“我軍後方,發現大隊周軍,距此已不過二十餘裏,大營中已發現有周軍先鋒來襲。”
高緯臉色大變,回頭一看,不禁嚇得一哆嗦。但見大營之中,烈焰飛騰。金蛇亂舞,火頭竟有百十處之多,再細細一辨,那煙塵彌天之處,正是糧倉草場。而那火鴉成團之處,正是自己的金頂黃羅帳!
高緯倒吸了一口,隨從百官也無不臉上變色。誰也沒想到周軍來勢之快,高緯來時,為壯聲勢,將五萬大軍盡數帶了前來攻城,大營隻留下數千軍馬,還盡是些老弱殘兵,哪裏守得住大營?如今大營有失,這五萬大軍豈非都要陷入死地?眾人麵在同相覷,一時都說不出話來。
這其中最害怕的自然是馮淑妃,她一介女流,官宦千金,自幼嬌生慣養。入宮後又以美色媚惑君王,蒙受恩寵,何時見過這等場麵? 聽到大營被襲,敵軍來援,早已嚇得魂不附體,嬌軀顫抖,泣聲道:“陛下…這……這可如何是好?”
高緯也慌了手腳,惟一的念頭就是快點離開這鬼地方,越快越好,連聲叫道:“走…快走……”也不管其它,在數百名內侍、親兵簇擁下,打馬驅車,落荒而走。
齊軍與周軍正自激戰,忽然大營起火,軍心已有些不穩,但刑法嚴苛,無令眾軍誰也不敢擅退。此刻又見中軍動搖,標誌帝王權威的黃龍旗歪歪斜斜地向北而去,不禁更加慌亂。
中軍乃一軍之根本。中軍一亂,軍心頓時也大亂。各隊齊軍均是不明所以,莫名其妙。見陛下既走,自然也就隨之而走。但此時既無軍令,又無人調度,各軍交錯,自相衝撞,登時亂成一團。
尉遲鷹在城頭上看得清楚,心知援軍已至,高緯望風而逃。不禁仰頭狂笑,隨即大渴一聲:“傳令下去,四門大開,全軍一齊殺出。”周軍歡聲雷動,人人奮勇,個個爭先,大開四門,呐喊著衝了出去。
齊軍本已亂成一團,你推我撞,自相踐踏。統兵官大聲呼叱,卻已無法再聚集這數萬亂軍,誰也無心再戰,爭相逃避,踩死者不計其數,周軍又趨勢掩殺,齊軍大潰,四散奔逃。尉遲鷹揮劍大殺,血濺征袍,四下裏人頭滾滾,血肉橫飛,殺得齊軍將士哭爹叫媽,隻恨爹媽少生了兩條腿。
正殺得酣暢淋漓,忽聽北齊軍馬後方鼓聲大作,旌旗招展。一彪軍馬直衝過來,一色的黑衣鐵甲,駿馬長刀,猶如虎入羊群,衝刺劈殺,驍勇無比。尉遲鷹殺得雙目血紅,舉手揮劍,劈翻兩員敵將。剛欲上前接戰,那彪軍馬之中,已衝出兩名軍官,齊聲大呼: “統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