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忽之間,又過了月餘。
“蛇頭”利老七倒也算得上神通廣大,果然打聽到不少消息。這些消息雖然支離破碎,也並不很完善,但對尉遲鷹了解“龍先生”,以及這個聽命於宇文護的神秘殺手組織,卻已是極大的幫助。
龍先生真名已無法查究,隻知他出身於一個極其神秘的門派“鬼穀門”。這個門派曾以占卜吉凶,奇門遁甲之學而聞名。後因門下人材凋零,數十年前已在江湖中銷聲匿跡。而“龍先生”自出道江湖後,也一直默默無聞。
後來他投靠了宇文護,相助宇文護剪除政敵,獨攬朝綱,極得宇文護信任。因當時官場風波詭譎,宇文護極需建一支甘願效死的殺手死士隊伍,來助他一臂之力,這個重任便落到了他的身上。而龍先生確也不負重望,隻幾年間便籌建了一個殺手組織,代號“暗箭”,取自“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之意。在宇文護執政的這麼多年,不知有多少朝廷重臣,江湖豪俠死於“暗箭”之手。他們行事之詭秘,手段之毒辣,無不令人動容,為之膽寒。
至於“暗箭”之中,有多少殺手,什麼出身,什麼來曆,巢穴又在何處?“蛇頭”利老七都不知曉。因為“暗箭”做事素來心狠手辣,斬盡殺絕,極少失手留下活口。外界對他們自然更加難以了解。
雖然如此,但“蛇頭”利老七卻還提供了一個消息,據說“龍先生”有一個得力助手,亦就是“暗箭”之中的王牌殺手,名叫羅網,綽號“鬼中鬼”,因此人視殺人為樂趣,殺人時無所不用其極,狠毒凶殘,心性狡詐,故而得了這麼一個綽號。
尉遲鷹看完“蛇頭”利老七送來的消息,立即吩咐聞人宏做三件事。第一件,將此事告知大內總管顏同,請他多加留心。尉遲鷹倒不怕別的,萬一這夥殺手混入宮中去行刺武帝,那可就令人頭痛萬分了。
第二件,知會京兆尹,命他多派公差衙役,明查暗訪“龍先生”其人。雖然這麼做,不會有太大用處,但卻有先聲奪人的好處。
第三件,加緊搜捕漏網的宇文護之餘黨,令其無處藏身,逼其出手一搏。雖有此三策應對,但能否如願找到“龍先生”,卻仍是一個未知數,尉遲鷹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過了幾日,宗正宇文孝伯派人送來請柬,言及五月初十乃其六十大壽,欲在壽誕之日大宴賓客,廣聚同僚。特請禁衛軍統領領大內副總管尉遲鷹賞臉光臨。
宗正宇文孝伯乃武帝叔父,執掌專管皇族事務的宗人府,位高權重。若是往日,尉遲鷹這個麵子是一定要給的,但最近為了“龍先生”一事,尉遲鷹費心勞神,委實不想前往。他本擬備一份重禮由參軍聞人宏代為致意,但一件意外發生的事卻令尉遲鷹改變了心意,不但要去,而且還要大張旗鼓地前往。
知悉內情的聞人宏和況鍾大為詫異,卻不知尉遲鷹葫蘆裏賣的是什麼藥,既為下屬,依令而行也就是了。到了六月初十,尉遲鷹命況鍾帶了十四名衛士,挑了賀壽禮物,前往宗正府賀壽。
走到半路,正碰上了殿帥韓莊的賀壽隊伍。兩人一殿為臣,自是熟識。當下寒喧幾句,便結伴而行。殿帥韓莊出身寒門,因家貧十六歲至軍前效力。南征北戰二十餘年,積功甚偉,為齊王宇文憲舉薦升至殿帥一職。
韓莊年近四十,生得赤麵長須,鳳目蠶眉,身材適中,氣宇軒昂,為人灑脫爽朗,極易令人產生好感,與宮牧野也相交甚深。尉遲鷹雖與他相識時間不長,但一見便彼此投緣,均有英雄相惜之意,視對方為知已。
來到宗正府前,便見府門前車水馬龍,人流絡繹,不外乎是前來賀壽之人。十八名樂師各執樂器,分列府門兩廂,賣力地吹奏著“迎賓曲”。正在府門前迎客的管家一見二人,連忙上前施禮,笑道:“兩位大人來得好早,快裏請,裏請!”回頭又示意一名家人快去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