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物理課堂師生互動的有效措施探析
理化生教學與研究
作者:申澤輝
摘 要: 現代教育理念認為,構建良好的師生互動體係在課堂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當前,初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存在程度不夠、方式較少、氛圍較差等方麵的諸多問題。文章就如何促進初中物理課堂師生互動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討,以期為物理課堂教學互動實踐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 初中物理 師生互動 教學措施
課堂師生互動,是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教師與學生在心理、語言、動作等方麵都處於一種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動態過程。師生互動的意義在於,充分發揮教師、學生這兩個教學主體的主體作用,使教師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學生能夠更主動、更積極地學習,師生之間、教與學之間相互促進、相輔相成。可見,師生互動,對物理教學質量的提高具有非常顯著的促進作用。
一、合理定位師生角色,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要實現良好的互動,首先要從思想意識上下工夫,要對師生角色和師生關係進行合理的再定位。我們通常認為,教師主導整個教學過程,然而,現代教育學觀點認為,教師也是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的引導者,而且是學生按時完成各項學習任務的合作者。在現代課堂教學實踐中,老師要通過各種方式,努力和學生構成一個“教—學共同體”,增進與學生的溝通,在溝通互動中共同成長進步。其次需要構建新型師生關係,實現以關係促互動、以互動促關係的良性循環。師生之間需要營造輕鬆、愉悅、自由的學習氛圍,這樣能夠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改變學習動機,將原有“對於知識的認知需求”的動機轉換成“對成長進步的情感需求”。
二、優化課堂互動環境,提高學生的互動積極性
課堂互動環境包括硬件環境和軟件環境。硬件環境,就是指課堂互動所需的設施條件、教學道具及實驗用具等,主要是指實驗教學的硬件環境。隻有完備的硬件,才能保障互動教學的順利開展。教師要充分利用和挖掘現有條件,利用實驗課、實驗室,將第二教學現場——實驗室打造成優良的互動實踐場所。物理學是自然科學中最注重實驗的學科之一,因而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在教材、大綱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創設條件,使得老師與學生在實驗中的互動得到有效加強。比如,教學“壓強”時,我將相關內容分成四部分,讓學生自願報名組成4個小組,每組2-3人,要求每個小組做好備課講授一部分教學內容。這不僅讓學生在備課過程中就能充分學習和思考知識點,而且能鍛煉學生對於知識點的表達能力,效果顯著。軟件環境,是指課堂文化層麵的互動環境和氛圍。良好的課堂文化、互動氛圍,不是一天形成的,需要長期的正確引導和培養。互動文化的營造,需要在現代教育學觀點上的師生角色和師生關係的基礎上,以和諧、民主、科學為原則,以輕鬆、開放、創意為目標,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隻有這樣,才能夠創造優良的課堂互動環境。
三、拓展課堂互動方式,構建多維教學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