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小學語文課程改革的困惑及方向(1 / 2)

淺析小學語文課程改革的困惑及方向

教改研究

作者:王靜宇

摘 要: 對小學語文課程進行改革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迎合時代發展趨勢。但實踐教學中,教師對小學語文課程改革存在較多困惑,這一現狀製約教學改革工作的推進,需要眾多教師引起關注與重視。

關鍵詞: 小學語文 課程改革 困惑 方向

一、引言

新時代背景下,眾多教師已意識到傳統教學的弊端和漏洞,已經有意識地對小學語文課程進行改革。這一改革工作符合素質教育發展的背景,也符合時代發展趨勢。但改革實踐中,由於傳統教學理念、教學資源等多方麵條件的限製,造成多數教師對小學語文課程改革產生困惑,極大地製約教學改革工作。基於此,本文在此分析小學語文課程改革困惑及方向,以期為相關人士提供有益參考與借鑒,推動小學語文課程改革。

二、小學語文課程改革的困惑

(一)學生素質與能力是否值得信任

小學語文新課程改革標準明確指出教師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換言之,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課堂中主動學習,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

由於應試教育理念的長期影響,我國學生普遍缺乏較高學習能力和學習意識,學生不能獨立自主且高效地學習。這就讓教師開始思考學生的素質與能力是否值得信任,學生能否在課堂中發揮主體性,並利用自身能力及有限條件進行高效學習。與此同時,我國當前教育仍受考試製度的限製,教師擔心新課程改革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導致學生學習成績下降。受這種困惑的製約,教師不敢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阻礙新課程改革。

(二)教學資源能否支撐課程改革

另外,我國現代教育起步較晚,不僅體現在教育理念方麵,還體現在教學資源方麵。尤其是我國欠發達地區,課堂教學資源相對欠缺,教師能利用的仍舊是傳統的粉筆和黑板。

相比之下,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善於利用現代化教學設備,需要利用更豐富的教學資源為學生主動學習做支撐。因此,部分教師的困惑是當前教學資源能否支撐小學語文課程改革。

(三)實踐與計劃的強烈對比

實踐情況與計劃存在強烈的對比性,讓部分教師認為小學語文課程改革並不容易,極大地限製教師發展。

例如,小學語文課程改革要求教師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讓學生更好地成長。但是,這種理念是針對小班教學而言的,在減少教師工作量的基礎上讓教師轉變教學重心。

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部分學校教師甚至要麵對五六十名學生,極大地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語文教師要製訂教學計劃,批改學生作業。因此,教師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關注學生的個性,更無法製訂更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以培養學生的個性。

三、小學語文課程改革方向

(一)以提高教師素質和能力為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