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生存還是滅亡?(2 / 3)

另外,幾十年後的今天,進口影片配音依然采用當年的傳統美式配音,觀眾對此感到膩味和反感也並不讓人覺得意外。

從翻譯人員素質來說,影片的翻譯有些不到位,或者沒有進行最佳的文化形式的轉換,更有翻譯將聽不懂的語句直接“開天窗”,空著不翻,這些都會影響到最後的配音版本的傳播效果。

從技術上來說,“進口電影,尤其是大片,音響都是用最先進的數碼、立體聲技術,我國現有的配音製作水平顯然力不從心,無法達到原來的震撼效果。”④這樣譯製配音出的影片自然比不上原聲影片的感染力。

二、配音終將被字幕替代而成為曆史?

譯製片配音的衰落與以上三個原因息息相關。時至今日,中國的譯製片製作者們已經大致分為兩派:配音派和字幕派。字幕派認為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演進,人們外語水平的提高,字幕譯製片將逐漸取代配音譯製片。但筆者認為,配音在譯製片當中的作用還是不可小視的。

首先,盡管高文化層次的觀眾已經習慣了看字幕聽原聲,但是這樣的收看方式毫無疑問會影響欣賞效果。尤其是在觀看文藝片時,就更加明顯。再說,高文化層次的觀眾畢竟隻是少部分,對剩下的大多數人來說,看配音版本的譯製片仍然是更好的選擇。

其次,高層次觀眾的外語水平也有一定的局限,總有一些俚語是觀眾沒法理解的,一般的字幕譯製片隻是將台詞直白地翻譯成中文,並沒有作文化背景的轉換,觀眾看完後仍可能不知所雲。而配音版譯製片則可以由翻譯創造性地轉換從而最大限度地保持原片的味道。這裏有個非常經典的例子:

上海電影譯製片廠為美國電視劇《歡樂家庭》配音,其中有一段台詞直譯成中文是這樣的:

父親(對一個即將上台演出的朋友說):打斷你的腿!

女兒:爸爸,為什麼要打斷他的腿?

父親:我這是祝他成功的意思。

女兒(對父親的朋友說):叔叔,我摳出你的眼珠子!

在美國俚語裏,“打斷你的腿”是“祝你成功”的意思……若直譯,顯然很別扭。後來,陳敘一導演想出了下麵的精彩台詞:

父親:好好露一手!

女兒:爸爸,什麼叫露一手?

父親:我是讓他好好幹的意思。

女兒:叔叔,你好好再露條腿!”

陳敘一將美國的這句俚語放入了中國的文化當中,找到了含義相似的中國俗語,於是成就了這段經典台詞。

第三,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西方文化霸權的勢頭已經初見端倪,配音譯製片的衰落也是其結果之一。其實配音譯製片作品在近幾年也不乏佳作,比如由徐帆、張國立擔當配音的美國動畫電影《海底總動員》就是一個很成功的案例。片中的主角們並沒有使用傳統的美式配音,而是運用了純正的北京話,傳神地表現了片中的幾個人物,他們的表現可以說決不遜色於原聲影片。所以,事實證明隻要用心琢磨,還是能夠製作出較好的配音譯製片。爭取配音譯製片的地位,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在西方文化大潮中,為中國的語言和文化爭取一席之地。

三、如何維持中國譯製片配音的生命力

1、啟用明星配音

現在很多明星配音的譯製片被不少人認定為炒作,但筆者卻認為選擇影視演員來擔任配音演員是個相當明智的選擇。一方麵,可以借著明星的號召力,增加影片的人氣,這無疑是譯製片市場的強心劑。比如前年上映的好萊塢動畫片《美食總動員》,何炅、謝娜和李維嘉共同助陣參與了配音工作,使得配音版搶了原版的風頭。另一方麵,通常影視明星都具有一定的表演經曆和能力,因此在演繹聲音角色時對原片角色能有更好的把握,在配音中能達到較好的配音效果。張國立和徐帆的配音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