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文化:傳媒娛樂股受熱捧(1 / 3)

新文化:傳媒娛樂股受熱捧

理財

作者:吳潔

隨著《小時代3》、《後會無期》、《心花怒放》等電影的票房大賣,相關電影傳媒個股也相應持續大漲,同時也使得市場開始關注電影電視產品大賣所形成的潛在業績增長效應,而傳媒娛樂板塊的投資機會也逐步被主力資金關注。隨著華誼兄弟、光線傳媒等電影類個股的股價高企,估值偏低且業績增長預期良好的電視類個股逐漸進入主力資金的視野,而新文化就是近期市場主力資金關注的電視類個股之一。十一黃金周前的最後一個周五該股以漲停報收,而自今年7月以來,股價累計漲幅已超過60%。

探究企業

電視劇業務仍有競爭優勢

資料顯示,新文化主要從事影視劇的投資、製作、發行及衍生業務。公司出品的電視劇實現了100%的發行成功率,並均播出於各電視台黃金時段,體現出電視劇產品“精品劇”的業務定位。

目前電視劇行業整體正處於去產能的階段,公司作為行業領先者,產能穩定,項目儲備充足,且具備上市公司的資金優勢,實際上將長期受益於行業的整合趨勢。未來公司電視劇業務將受益於交易價格和權益比例的同時提升,有望持續實現穩健增長。

雖然市場上具備製作資質的機構數量持續增加,但持有甲種製作許可證(電視劇製作機構在連續兩年內製作完成六部以上單本劇或三部以上連續劇)的機構數量卻保持穩定,超過80%的公司年產電視劇不到2部,整個市場高度分散。

從2009年起,電視劇成為資本追逐的熱門產業,在廣電總局備案和獲準發行的電視劇數量逐年遞增。巨大的產量不能完全被播出市場所消化,產能出現過剩,大量在廣電總局備案的電視劇最後都沒有完成製作發行。這種情況在2013年開始改變,相關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電視劇備案數量同比下降6.7%。

2014年最新出台的“一劇兩星”政策更是加速行業整合趨勢。雖然市場總體供給過剩,但是在精品劇領域,卻呈現供不應求的狀態,二元競爭格局明顯。近幾年精品電視劇的單集價格在不斷攀升,立足於精品劇製作的公司具備十分有利的市場地位。

從2010年起,新文化電視劇業務的營業收入一直保持著高於行業的增速。2012年上市後,資金方麵的問題得到進一步解決,產能不斷擴大。以發行量來衡量,2013年新文化的市場份額為3.3%,進入了市場前十。

相比於其他一線公司,新文化電視劇業務毛利率偏低,主要因為公司製作電視劇時主要采取聯合攝製的形式,也就說公司電視劇權益比例相對較低,這種方式在核算時會拉低公司的毛利率。有消息顯示,公司計劃未來進一步提升權益比例,其毛利率水平提升可期。根據公司計劃,2014年將有15部電視劇立項製作,為今明兩年的業績確定性增長提供保障。截至目前,已有4部作品獲得發行許可證,3部作品進入後期製作階段。

進軍戶外LED廣告行業

近期,公司打包收購了兩家戶外LED廣告公司,分別為行業龍頭鬱金香和區域性領先公司達可斯。鬱金香在戶外大型LED市場占40%的份額,達可斯占據了東北三省眾多商圈的LED大屏。並購之後,新文化將在全國90多個城市的商圈擁有2060塊LED屏。

數據顯示,2013年戶外LED廣告的市場規模約為16億元。目前,戶外LED廣告運營商市場處於寡頭壟斷局麵。雖然越來越多的區域性公司者進入行業,但由於地方物業議價能力較弱,三四線城市戶外LED廣告運營商盈利能力較高。以新文化收購的達可斯為例,其屏幕主要集中在沈陽及附近城市,毛利率則高達73%,遠高於三大運營商。在此趨勢下,布局非一線城市和整合區域性公司尤為重要,而新文化正在這方麵發力,除了收購達可斯以外,鬱金香計劃自建的12塊LED大屏將全部位於二三線城市,將大大提高公司的利潤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