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頭負傷的第二天,正趕上歐元跑來找他聊天。
關於歐元,簡單介紹一下。以後的故事裏這位仁兄還要經常出現。
歐元是豬頭的老鄉,也是我們專業上一屆的師兄。此人姓歐名元,並不是外號兒。好多人都是認識他之後才曉得百家姓裏還有個“歐”。
據說歐盟統一貨幣的時候把他興奮得夠嗆,在寢室裏成天稱讚自己爹媽有先見之明,給他起的名字如此英名神武、金光燦爛。講啊講啊,把他上鋪的哥們兒煩的實在不行了,晃著張十元鈔票跟他講:你美啥?一歐元合人民幣十元。你就值十塊錢,美個屁,往地上吐兩口痰就把你罰沒了。歐元一雙小眼睛在800度的鏡片後麵眨麼了好半天也沒想出詞兒來反擊,被噎得夠嗆。
後來,再有好事者把他名字和歐洲貨幣相提並論的時候,他總是一本正經地擺著手:跟我兩碼事兒,兩碼事兒。
歐元最大特點就是愛找人聊天,隻是沒幾個人愛和他聊。究其原因,源於這廝說話基本沒譜,而且對此完全不以為恥。我曾聽見他和另一師兄對話。
師兄曰:得了,別扯淡了,你說的你自己信嗎?純粹是滿嘴跑舌頭!
歐元一點兒不介意,說:廢話,不滿嘴跑舌頭還滿嘴跑牙啊?那是讓人給打的。
後來據那位師兄介紹,大一時是歐元的全盛時期,他那時是逮誰跟誰聊、聊起來就沒個完,狀態大勇。經常是挨個兒屋騷擾,掃蕩整條樓道不留死角兒,格外的意氣風發。
可惜好景不長,到了大二,轉專業來了個人稱“唐僧”的兄弟(衝這外號兒應該就不用介紹此人的特點了)。來了以後很快得知歐元愛聊天,驚喜遇到同好之餘主動找歐元來聊。開始時歐元還挺高興,可找著願意和他聊的了,打算以聊會會友。但很快發現,唐僧好像真的會念緊箍咒,殺傷力極強。嘚嘚咕咕嘚嘚咕咕沒兩三個小時停不下來,不但經常是一件事情翻來覆去說上好幾遍,激動的時候還稍微有點兒口吃。經常是聊著聊著就把歐元也帶得磕磕巴巴起來。
勉強抵抗了一些日子之後,歐元被整得得眼酸頭疼嘴抽筋兒,狼狽敗下陣來,唐僧寢室不敢再去騷擾。無奈唐僧還就愛和他聊,他不找唐僧唐僧找他,弄得他煩不勝煩。後來,凡是唐僧不去自習的時候歐元隻好很無奈地躲出來,小老鄉豬頭這裏(也就是我們寢室)就成了他經常光顧的地方。
聽說了豬頭的不幸遭遇,歐元很禽獸地幸災樂禍了一番,然後斷言英語角這個地方不吉利。我們問如何看出不吉利呢?歐元興致勃勃地講起他自己的遭遇來(居然興致勃勃地……)。
大一時他和一室友一起去英語角,也是待了好久弄得頭昏腦漲的,回宿舍的路上經過一片草地,就聽旁邊的室友冷不丁說了句:“千裏之行下一句是什麼?”歐元莫名其妙地扭頭看他,發現室友表情挺曖昧,然後就覺著踩到了什麼東西,低頭一看,赫然發現一砣兒屎正與自己的腳親密接觸。當時正值學校裏大興土木的時期,據歐元分析這肯定出自民工兄弟的手筆。
他怒氣衝衝地抱怨室友看著了不提醒他。
室友:我提醒你了啊。
歐元怒:你提醒什麼了?什麼千裏之行亂七八糟的!
室友一本正經地在那兒解釋:千裏之行、屎於足下嘛,這你都不知道啊?
歐元差點兒沒瘋掉,說:我操!你這路提醒誰他媽能聽得懂啊?!我要不扭頭看你還不一定踩著呢!
後來,室友跟他解釋當時是想開個玩笑。看著後第一反應是告訴他繞開。但轉念一想,在英語角呆了半天正煩著呢,找點兒樂吧。覺著就算踩到了找個地方蹭蹭鞋就行了,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兒。但後來想想,也覺得這個玩笑有點兒太過了。
畢竟,歐元當時穿的是拖鞋……
歐元是把這當一個遭遇來講的,可看他眉飛色舞、一臉豔遇的樣子又實在不像,也不知是真有這麼回事兒還是他添油加醋編出來的。
但不管怎樣,和豬頭的情況一聯係起來,不可避免地我的潛意識裏就產生了“去英語角會帶來黴運”這一印象。
至此,我逛英語角的興趣終於土崩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