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國子監的仇敵(2 / 2)

而這李超,雖然學問不是國子監裏的佼佼者,但身上錢財,卻是不斐。其家在北地多有積蓄,田地不少,倒是夠李超在這寸土寸金的京師揮霍。

在國子監中,李超靠著嘴巴伶俐,以及那從不主動得罪人的偽善人緣,也是占有一定地位。

“既然李兄和諸位仁兄都如此了,在下也不便推諉,隻是,總讓李兄破費,實在頗覺得不妥。”趙如龍似乎十分不好意思道,語氣裏,大有一股推脫之意,好像真的不準備去一樣。

“不可!不可!”李超喊道:“我既然了要請諸位,你們就不要推脫,否則,便是不把我李超放在眼裏。”

“好吧!好吧!那今日就多謝李兄了!”

“多謝李兄,要我,咱們國子監,就李兄做事敞亮,怪不得大家都李兄是及時雨了!”

“對的!對的!李兄就是及時雨,誰有難就幫誰,做事從不計較!”

……

趙如龍率先誇讚著李超,引得其他人跟著稱讚,一時間,仿佛所有人都對李超十分敬佩。

不過,旁人若是細細看他們的神色,特別是那起頭稱讚的趙如龍,自然能夠看出他們眼裏的狡邪。

他們敬佩李超是假,敬佩李超的“錢財”才是真!

其實,這不過是趙如龍的故意之舉而已,畢竟,別看趙如龍模樣和學問都不錯,可是家境卻差,指望他去請同學好友日夜出去花酒地,那根本不可能的。

因此,趙如龍這才和李超這種成績學問不太好的監生,混在一起。否則,若是李超無錢,趙如龍自然不會如此熱心的和李超交朋友。

當然,對於李超如此熱心結交自己的心思,趙如龍也非常明白,還不是看他是國子監的佼佼者,日後前途無量,提前結個善緣唄!

畢竟,就算他日後科舉不行,但憑著這國子監監生中拔萃者的地位,被朝廷不經科舉授官,那也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大明自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立國之初,百廢待興,人才匱乏,便有了國子監畢業的監生,直接由朝廷授予官職的傳統,甚至國朝初,屢有高官出身自國子監。

時至今日,雖然科舉取士,盛行無比,但監生授官也沒丟下,不過監生畢竟比正常科舉出身的士子走了捷徑,所以這監生授官也不如國朝初那麼泛濫,要求嚴格了。

比如,非國子監監生中出類拔萃者,不得授官,而且監生授官,也不會再如國朝初那樣,授予高官了,一般都是以低品級的官職為主。

這也是趙如龍對於李超如此坦然巴結,受之無愧的原因,畢竟,李超的心思,大家都懂。

想想看,以李超這在國子監不高的成績,恐怕畢業後,得到朝廷授官的機會,應該非常渺茫的。

而李超這學問,想要參加科舉為官的話,估計也懸,即使真能中得舉人、進士為官,那也得等他三、四十歲以後了,明顯這是李超所不能接受的。

畢竟,家中無官,想要在大明這封建社會裏,守住家業,實在太難,這也是李超家裏明知他學問不好,還靠捐納讓他入國子監的原因,還不是希望李超混得一官半職,保住家族基業!

所以,既然明知他自己做不了官,李超就和大多數家境富有者一樣,開始砸錢結交趙如龍這些府縣舉薦來的國子監監生的佼佼者,這樣的話,即使日後李超他們做不得官,也能靠著今日雙方的交情,為家族找到一些保護傘。

簡單來,就是李超他們現在做長期投資,拿錢出來給趙如龍這些注定要做官的士子享樂,作為他們日後幫助自己的人情投資而已,而趙如龍正是因此,受之無愧。

“好了!好了!諸位仁兄不必抬舉我了,大家都是兄弟,何必計較這些銀兩!”李超趕緊打住這樣恭維,深知內情的他,可沒自大到以為人家是真的佩服自己。

“還是李兄會做人,不像張璟那廝,仗著家中有點錢,在咱們國子監為非作歹,不敬師長,特別是對如龍兄,根本不存敬意。想想看,如龍兄比他年長幾歲,在國子監更是才名遠揚,哪裏是張璟那無賴兒可比的?”

“然而,咱們讓他做東,大家聚一聚,卻是根本不搭理我們。他也不撒泡尿看看他張璟自己幾斤幾兩,試問在國子監,有誰敢對我們如龍兄如此不敬?”幾人聊著,突然有人多嘴閑扯到張璟。

這一下子,聞得此言的趙如龍臉色不好了,原因就是他聽到了張璟的名字,而張璟,在國子監和他多有糾葛,而且時常和他作對,可以是他在國子監少數的仇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