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課內容多聯係實際生活,激發學生的興趣。
生本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以生為本”,學生才是學習主體,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展開。在教學中,要多多增加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或內容,這就要求教學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尤其是德育課堂,學習的內容和主題應該多從學生的身邊發現素材,通過這些素材將所要講授的知識進行延伸和拓展。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些讓學生覺得不好理解的理論知識,教師可以引入一些社會中的現象,或者就是學生們身邊發生的事,讓他們進行多角度的分析和討論,慢慢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讓學生充分掌握所學知識。
例如在講解公民的合法權益時,我引入了重慶最大的拆遷釘子戶,讓學生從中學會如何運用法律保護自身的財產和利益;針對學生愛買盜版光碟的情況,讓學生討論該不該買,買了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怎樣打擊盜版等問題,讓他們在討論中認識到知識產權的重要性;在課堂上運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近年來環境的惡化造成的生態平衡破壞,尤其是對人類的嚴重危害,讓學生深刻體會到保護環境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事,讓他們充分了解什麼是科學的、可持續的發展觀。在課上,書本上的知識會較為容易地被學生接受,而且對他們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有很大幫助,從而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自身素質。
(三)通過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在德育課堂上,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教師提出具體的問題或任務,由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或小組辯論,用自己學過的知識解決問題,教師隻起到引導作用。在此過程中,學生因為帶著任務就會主動參與學習,並且在討論和交流中,可以對學過的知識進行鞏固和複習,並對新知識進行消化和吸收。
在課堂上,教師的重點是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並對問題進行總結和反思。不管學生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否正確,教師都要給予肯定和鼓勵,以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在德育課上,通過多元化的上課模式,比如小品表演、案例重現、時事問題分析、社會調查、專題小組研究等具有趣味性的形式豐富的內容,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漸漸地,學生會發現通過自己討論研究發現的問題和知識比教師講解得更印象深刻,並且獨立思考和與學生交流,自身的推理能力、創新能力都得到了提高,綜合素質得到了充分的提高。教師要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當學生在討論中出現了冷場、偏離了主體、觀點有些偏激等現象時,教師要給予適時調整,從而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四、結語
生本教育理念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符合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更新教學觀念,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和學習的主人。升本教育的理念強調了教育應該一切為了學生,對學生高度尊重,充分相信他們,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他們,開發學習潛能,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讓他們真正成為未來所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胡配霞.生本教育理念在中職學校德育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3):175-176.
[2]薛瑞琴.生本教育理念的應用意義[J].中國職工教育,2013(10):135.
[3]佘海蓉.職業學校德育課生本理念的貫徹[J].科技信息,2010(36):185.
[4]郭穎.生本教育視野中的高校德育課教學模式之重構[J].嶽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24(3):54-58.
[5]李誌斌,畢力格.淺議中職校德育工作[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6):217-217.
[6]董菲.中職德育課有效教學方法的研究與應用[D].東北師範大學,2010.
[7]沈超.以人為本教育理念在中職生德育教育工作的滲透[J].文理導航(上旬),2014(7):9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