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街是西安城的一條通衢,凡有事必於斯產生反應。1911年10月22日陝西武裝起義爆發,任務是取得滿城。張鳳翽任秦隴複漢軍政府大統領,率軍從鍾樓至長樂門一線向滿城進攻。其遭遇抵抗,不過終於在大差市與小差市之間覓得缺口而入之。哥老會龍頭錢鼎和萬炳南為秦隴複漢軍政府副統領,率軍從鍾樓至安遠門一線向滿城進攻,遂在新西門發現薄弱環節而入之。安遠門附近有清兵火藥庫,轟炸之際,有炮彈飛到安遠門城樓上,起火大燒。安遠門城樓被毀,是辛亥革命難免的損失。推動社會進步,義舉之興北大街,當然還有很多,這由此街的形勢所決定。
2012年秋天,我分兩次走北大街,一次從鍾樓起步沿街東而北行,一次從鍾樓起步沿街西而北行,以觀其景,察其風。
街東:西安市郵政局鍾樓支局,臨北大街,四層全為商業之用。向北,過西一路,是樓高10層的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名流天地大廈,國美電器,西安人民劇院,樓高16層的新時代廣場。這一帶平淡無趣,惟西安人民劇院還讓我留戀。此乃1954年的建築,由西北建築設計公司負責設計,陝西省第三建築公司承擔施工。它是在長安大劇院的舊址上營造的。廊柱塗紅,門窗製格,盡管矮於兩邊的玻璃房子,然而不失其威,尤其以牆上的青藤葉為秋風所吹,瑟瑟成韻,自有神奇。經北大街與西華街東南角的花園,過西華街,見北大街與西華街東北角的交通銀行,覺得十分貴氣。凡華美達酒店,國花酒店,西安中心戴斯酒店,表象華麗,風格相似。通濟坊那些1936年的棟宇已經完全消失,取代它們的就是這些樓高逾十層的建築。光輝巷在明初為九曜街,之後拆了修建明秦王府。其在清為北祁毛巷,漸然演化,到1936年便為平民坊,1966年改之為光輝巷,以突出一種政治意義。過光輝巷是喜隆大酒店,它曾經為陝西省廣播電視廳所用,我認識騫國政於斯。當年其任廳長,春節之前,每每示我召集文學之士,設宴饗之。過西五路,便是陝西省新聞出版局和陝西出版集團屬下的幾家出版社。我曾在陝西人民出版社當編輯的辦公室,已經成為出版賓館,置有休閑娛樂設施。過後宰門街,是西安市蓮湖北大醫院,西安秋林商業大廈,西安和平電影院。過西七路,是陝西華山國際酒店,陝西建工集團有限公司,陝西古建園林建設有限公司,陝西省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這一帶的建築多飛簷翹角,多用磚瓦,少用瓷片,遂顯傳統一點。過順城北路,便是北城牆,安遠門。
街西:世紀金花廣場,臨北大街,其以物價昂貴產生紛然之常議。向北,是韓國城,陝西省美術家協會,煥然之民生國際購物中心,森然之宏府地產。過西華門大街,是中國工商銀行,其處北大街與西華門大街西北角。西華門大街啟於西華門,曾經駐中華民國秦省都督府,其以後改為陝西都督府,以後又改為陝西巡按使公署,1916年由西華門大街遷社會路,又改為陝西省長公署,1927年又改為陝西省政府,移新城。今之陝西省人民政府,便是它的置換變形。這一帶的凱愛服務型辦公室,假日國際商城,都很是璀璨,為北大街增色添亮。過二府街仍是宏府地產,足證其強。明秦王朱樉第二子嚐在此有邱,遂為二府街。蓮湖一社區臨北大街,二層的門麵與七層的民宅如山峰山穀交替出現,頗有個性。當年到處都是平房的時候,這裏絕非一般百姓所能居,現在它顯然有了頹廢之態。過蓮湖路,再過青年路,臨北大街的是樓高8層的一個建築,尚未使用,不知道會幹什麼。西安五四劇院是1954年的作品,門楣:五四劇院,為梅蘭芳所題。當年工商諸賢捐款集資,才有此戲台。可惜現在它上上下下裝滿了玻璃,遂顯滑稽。中國銀行也很貴氣,雖然其總是安靜的。過北曹家巷,龐然一排大廈,遺憾經營慘淡,有待興旺。糖坊街起碼在明熹宗天啟六年(1626),便可以交通了,這裏有德國人金尼閣所築天主教堂為證。過糖坊街是錦苑富潤大飯店,中祥大廈。過順城北路,北城牆迎風屹立,安遠門從一片國槐之中隆然而矗,雨雪痕深,日月氣爽。躲過幾輛汽車,我過去摸了摸北城牆和安遠門的老磚,手指上有一種解渴解饞的滿足。
北大街的一個質變是有地鐵了,這當減輕它的負荷。我已經數次乘地鐵赴這一帶辦事,真是快捷。北大街地鐵站,一在北大街與西五路的東南角,一在北大街與西五路的東北角,一在北大街與蓮湖路的西南角,一在北大街與蓮湖路的西北角,接青年路了。由於之前缺乏遠見的規劃,不留餘地,地鐵站遂不得不破門劈牆而築,局促顯陋。
我初登社會,是在陝西人民出版社編輯一本文學刊物。雜誌社有八人,我最小。最長的劉,從出版社晉升至出版局,調動至陝西省作家協會當領導,晚年到了美國,隨兒女一起生活,健康而喜悅。男李才氣逼呈,坐牢,出獄,皮包骨頭,白髯垂臍,不失其貞。女李過五十而逝。葛七十而自縊。陳的調動程序尚未完成的時候,住在辦公室,馳騁北大街的拖拉機總是吵他,難以作其小說,遂一再動怒。有一天,他臂交胸前,認真地說:“我當了國家主席,第一號令便是消滅這些鐵器!”20世紀90年代,依對知識青年的相關政策,他攜妻女返北京了。離開西安之前,他清理了辦公室,把自己久坐的一把椅子砸了。孫是工科出身,研究陰道鏡,到出版社來實難,不過他終於快樂退休,素有活力。陶是美術編輯,深圳招賢納能,便攜夫人而駿奔。我在出版社工作了18年,積稿和圖書檔案頗多,去崗之際,我把它們分門別類以時間順序作了整理,鄭重交辦公室。我連出版社的熱水瓶的一個木塞也不帶走,何況北大街的一片雲。然而經北大街,我總是感慨萬千,沉而吟之。
北大街隸西安市蓮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