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進擊的公關:考驗實力而非邪門歪道(1 / 2)

進擊的公關:考驗實力而非邪門歪道

傳播誌

作者:周再宇

公關行業正麵臨著新一輪的地震,用一句歌詞來說,就是——“有人哭、有人笑、有人輸、有人老”。一方麵,反腐大刀所向披靡,2014年年初,京城著名的廣告公司——東方仁德涉嫌行賄,遣散百名員工,遭遇生存困境,此事絕非孤例;另一方麵,移動互聯網和電商的大潮呼嘯而來防不勝防,淹死了一幫堅決不學遊泳的旱鴨子。

“公關公司真的很不容易。”尚誠同力(Topline)國際品牌管理顧問有限公司業務總監胡若歆感歎說,“從去年開始,很多公關公司倒閉了,就是因為墨守成規,固守已有的業務。但是企業有另外的需求,你又不提供這個業務,不去改變,就難逃倒閉的命運;或者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隻做一兩家大企業,結果這個大企業因為種種原因不做了,這個公關公司就完了。”

定位的轉變:從“公關”到“營銷顧問”

行業洗牌之際固然動蕩不安,卻往往是行業走向成熟的標誌之一。在這個過程中,有的公司衰落,有的公司轉型……但有更多的公關人在動蕩局麵中試圖找到發展壯大的機遇。這是真正考驗實力而非邪門歪道的時刻。

與此同時,媒介環境的瞬息萬變使企業對於公關行業有了新的需求。簡單粗暴的投放策略正在失效,企業想通過公關來掌握那些複雜多樣的媒介和消費者需求。而公關作為連接企業和消費者的中介,其角色早已超出早期“發稿、開會、做活動”的舊有範疇,開始向品牌谘詢策略以及具體執行的全能型選手轉變。

公關進化的背景是傳統營銷的失效,作為一種典型的無差異化營銷,假設企業需求是類似的,而目標人群則是固定不動的靶子,傳播信息到達人群是“霰彈式”的;而目前的情況是:企業環境發生了變化,人群開始布朗運動式的裂變,這時,能夠分析不同客戶需求甚至同一客戶在不同時期的需求,追蹤並鎖定目標受眾進行“精準爆破”,成為考驗公關實力的重要標準。

“客戶有很多類型的需求,我們將其分為2B、2C兩類。2B的客戶,主要是對媒體傳播的需求,通過媒體渠道傳播影響受眾;2C則是針對消費者的傳播需求,我們會綜合使用媒體和各種社交手段把信息傳遞給消費者。”胡若歆說,這兩種大的需求類別劃分下,還有很多細分的需求,“比如融資的需求——天使期怎麼傳播、A輪、B輪、C輪、IPO之前都怎麼傳播,怎麼吸引VC、PE等。有的客戶還會有招聘的需求,通過傳播,吸引到誌同道合的同事。”

在這種全方位服務意識下,尚誠同力早已將定位轉變為“營銷顧問”,而非簡單的“公關”公司,“如果還像以前那樣做事情,根本不能滿足客戶現在的需求。”胡若歆說。尚誠同力曾有三天“搞定”一個年度客戶的記錄,第一天接到需求,當天下午出方案,第二天開始執行,第三天客戶就與其簽訂了年度協議。

需求的挖掘:從抽象概念到具體執行

“客戶需求一般都是大而模糊的,我們要先明確哪些可為、哪些不可為,然後界定客戶遇到的核心問題,幫助客戶找到背後的原因並解決這些問題。當然,我們的工作重心主要在策略、創意和執行層麵,把客戶概念性的需求具象化,變成可執行、可分解的任務……在這些問題都達成共識的基礎上,幫助客戶出策略、出時間表,一步步把需求轉化成實際執行。”在工作中,胡若歆發現,所有客戶在傳播中麵臨著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失聯”,“可能由於產品或渠道問題等,他們和消費者、用戶之間失去了聯係,失去了溝通。我們要解決的,就是失聯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