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財產或資產,並不是物,也不是財富,隻有物及財富通過市場方式資本化之後才是財產。財產就是以產權契約、金融票據、證券契約形式將財富資本化的所得。要讓財富成為財產,成為資本,就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個人財富必須要有清楚產權界定,用法律方式把個人財富界定得清清楚楚。這樣,個人才有權利對其財富進行處置並受到法律保護而不被他人或其他組織所掠奪。
與此同時,個人要對其財富進行處置,就必須要有合適的金融市場與金融工具。如果沒有金融市場與金融工具把未來收入做票據化、證券化變現,那麼個人最多隻能感覺到擁有什麼,但這些財富並不會產生收入,也不是資本。隻有財富產權清楚界定,又有合適的金融市場與金融工具,這樣,個人財富無論是進入或不進入市場交易,都能夠成為財產或資本。
(二)增加財產性收入的途徑
1.提高理財意識是根本
不管你是有錢人還是窮人,都需要理財。因為理財可以幫助你從沒錢到有錢,也能幫你提高現有的生活品質,能夠讓你的金錢發揮更大的作用。
當一個人或者一個家庭把他可以想得到的這一生要發生的大事,比如買房子、子女教育、意外傷害和重大疾病,通過理財進行一個合理的安排,那麼他的經濟安全感就會增加許多,那他就肯定會增加消費的支出。就目前我國經濟形勢而言,消費增加了,就會幫助整個經濟的振興。
人生理財的目的,實現財富增長隻是一個方麵,更大的樂趣是自己人生經曆的一種豐富或收獲,它應該成為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之一。西方家庭的投資理財就像中國家庭的存錢一樣,既重要又普遍。
2.多渠道理財,理性投資
增加財產性收入的渠道有很多,除了大家都熟悉的股票投資、購買基金、債券,買房投資外,還包括外彙買賣、期貨、黃金投資,甚至是收藏品投資都可以帶來財產性收入。隻把目光集中在股市,不僅收益單一,也有可能出現風險,就像剛剛過去的金融危機。增加財產性收入並不是鼓勵大家去靠炒股賺錢。
十七大報告提出,“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是一個成熟經濟體的發展趨勢,即讓全體居民享受經濟成長的成果。投資股市隻是提高財產性收入的一個途徑。對目前中國民眾來說,投資股市可能還是主要的財產性收入來源。經過這一輪股市的跌宕,部分股民也將成長起來,但這項投資並不適合每個人,應平衡各項動產、不動產的投資,加強安全投資。
3.逐步改變儲蓄存款長期負利率的狀況,維護廣大儲戶的利益
目前,銀行儲蓄存款仍是我國多數家庭金融資產的主體,特別是大部分收入相對偏低的居民,仍習慣將錢存入銀行。存款要有收益是基本的要求,但目前的銀行定期利率與CPI指數差得太多,實際是負利率,存款不僅沒有收益反而遭到實際的財產損失。要從降低物價漲幅和提高利率兩方麵人手,盡快改變這種負利率的局麵;逐步實現實際利率為正值,使一年期存款利率扣除利息稅後高於CPI,讓廣大群眾能夠通過儲蓄存款獲得利息收益。
4.推進農村土地製度創新,讓更多農民群眾獲得集體土地的增值收益
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的主要議程就是審議《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為未來的農村改革確立方向。農村土地是與廣大農民關係最為密切,也是數量最多的集體財產。如何使農民從土地的使用或轉讓中增加財產性收入是一個新課題。要在堅持農村基本經營製度前提下,按照依法自願有償原則,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積極探索以土地使用權入股取得分紅、收取租金收入等流轉形式。抓緊製定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和私人住宅所有權抵押的辦法,讓農民財產的價值得到體現。另外,還應該完善農用土地征用製度,提高補償標準,切實保障農民利益。
(作者單位:中共巴彥淖爾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