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金融危機對我國金融監管的啟示(1 / 3)

金融與投資

作者:賈爾寵

2009年開始的本次金融危機為我國金融風險的防範與監管敲響了警鍾,尤其是引起了人們對住房按揭貸款市場潛在風險的關注。美國的金融次貸危機為我國金融市場的穩定性提供了反麵的經驗教訓。從美國目前提出的改革思路及其進入危機管理的情況來看,金融監管的重心正在向加強政府監管的方向轉變。中國會不會重蹈美國金融危機的覆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對美國監管模式的全麵了解以及對我國監管體製的再審視,可以為我國今後的金融監管建立清晰的思路。本次金融危機對完善我國金融監管具有重要啟示。

一、本次金融危機的惡劣影響

(一)金融危機的概述

金融危機又稱金融風暴,是指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它的特征是人們由於對經濟未來產生悲觀的預期,使整個區域內貨幣出現不同幅度貶值,經濟規模與經濟總量大幅度的縮減,經濟增長受到打擊,企業大量倒閉,失業率上升,社會經濟蕭條,甚至出現國家政治層麵的動蕩。

(二)本次金融危機的影響

1.對世界的影響。美國金融危機爆發後,大量金融機構遭受巨額損失,股價慘跌,直接對股市大盤造成衝擊,國際主要金融市場動蕩加劇。美國金融危機全麵爆發後, 西方主要經濟體的股市動蕩不已,總體是持續下跌勢頭。次貸危機升級為全麵的金融危機後,西方主要經濟體的股市遭到更大壓力、頻頻出現暴跌。

2.對中國的影響

(1)美國消費減少影響中國出口。由於美國是中國商品最大的出口市場,一度使中國外貿出口大幅度下降,在這種環境下,出口商很可能沒有動力革新技術,而是被迫通過壓低產品價格去維持市場份額,這可能導致中國出口企業貿易條件的進一步惡化。

(2)加大國內進口商品成本。進口方麵,由金融風暴帶來的衝擊則與美元彙率密切相關,目前國際市場上大宗商品幾乎都以美元定價,美元走勢的強弱決定了大宗商品價格走勢的高低,美國金融市場反複動蕩嚴重影響到美元彙率的走勢和持有者的信心。

(3)重創國內金融市場信心,給國內金融機構帶來直接損失。金融危機造成雷曼兄弟的破產給國內金融機構帶來的直接影響包括兩方麵:一方麵,我國的金融機構、投資者持有較多的次級債券,形成實際損失;另一方麵,金融危機導致美國經濟出現衰退,它會傳導到中國來。

綜上所述,金融危機會使整個區域內貨幣貶值,國民生產總值增長水平嚴重下降,企業倒閉,銀行破產,失業率上升,社會動蕩,經濟蕭條。因此麵對金融危機如此嚴峻的考驗,必須采取加強金融監管的手段

二、本次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

金融危機的產生多數是由經濟泡沫引起的,以本次美國的次貸危機為例,可以看出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造成這次危機的背景是複雜的、多方麵的。

(一)從美國方麵來說

1.經濟管理思想有誤。自上世紀70年代發生經濟“滯漲”以後,凱恩斯主義的“國家幹預”政策遭到新古典自由主義的強烈批評,此後,新自由主義思潮受到追捧。 “經濟自由、私有化、減少管製”成為指導西方國家經濟走向的主要道具。

2.超前消費長期積累釀成的惡果。美國經濟最大的特點是虛擬經濟,但虛擬經濟本身並不創造價值,必須依附於實體生產性經濟才能存在。脫離了實體經濟,虛擬經濟就會變成無根之草,最終催生泡沫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