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基礎設施改造工程重複立項申報,浪費財政資金。
3.違反學校合同管理規定,未經學校法律事務辦公室審核,擅自對外簽訂合同。
4.個別項目已購固定資產長期未登記固定資產賬,或已購固定資產還未安裝到位卻提前驗收入固定資產賬,致使賬實不相符。
5.未按合同執行,提前支付項目工程款。
6.固定資產閑置、利用率不高的問題。
7.超範圍超標準支出項目經費。如基建修繕工程用料,為提高檔次、美觀程度,不按項目預算批複的材質用料,提高裝飾標準;購置的設備自行調整型號,不按預算批複的型號、規格、標準購置。
(三)專項經費績效風險問題
1.軟性專項績效風險
(1)出版費執行效果差。造成問題的原因,一是出版費預算製定不合理;二是不能按期出成果。(2)一本圖書或一篇論文標注多個項目成果。有的出版專著書名相似、內容雷同,但標注的卻是兩個項目的成果。(3)差旅費支出不合理:車票與住宿時間不符;同一時間,1人同時去兩地;往返車票不全;出差調研無調研報告等。(4)會議費支出缺少支撐材料:會議無記錄,無議程、參會人員以及簽到簿等。(5)專家谘詢費、學生助研費支付不規範:缺少依據,缺少谘詢內容且支付較頻繁;此外,還有一些專家谘詢費、學生助研費的領取可看出是出自同一人筆體等等。(6)超範圍、超內容支出項目經費:未經審批,自行調整項目預算批複內容。具體表現為以下兩種情形:一是出差調研地點發生變更(與預算申報相比);二是購置了與項目無關的書籍,如職稱考試、瑜伽(DVD)、素描教程、初中生輔導書等。(7)實驗室購料和領用問題:實驗室大額用料無入庫、出庫手續,無流水賬簿,無法說明真正用料量。(8)外協費的管理問題:外協費支出的科學性、效益性論證不足。
2.硬性專項績效風險
(1)工程質量或設備質量不達標,或未達到立項目標。(2)基礎設施經裝修改造後、設備軟件采購後長期閑置,使用率不高。
二、產生問題的原因
綜觀上述專項經費審計中發現的問題,筆者認為,形成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麵的,有的屬於財政體製原因,有的屬於學校製度不夠完善及已有製度需提高執行力的問題,有的可歸結為項目管理和執行不規範,也有的是屬於專項執行單位或專項負責人認識不到位,還有的屬於“一支筆”簽字人法製觀念淡薄、存在僥幸心理等原因。具體來說,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麵:
(一)財政體製製約
現行的財政體製,專項經費撥款時效性差。財政預算時間較長,導致專項經費撥款時間較晚,使個別專項沒有足夠時間進行有效實施和執行。在這種體製下,個別項目負責人迫於趕進度的壓力,造成理財粗糙、績效意識淡漠,甚至出現違規行為。
(二)內部控製體係不健全
內控等相關製度欠健全和完善。盡管針對專項經費的管理和使用有一些製度規定,但仍有一些細節缺乏明確要求。
(三)有關責任人管理意識、法製觀念不強,部門協作不力
上述問題的出現,與有關責任人法製觀念淡薄、存在僥幸心理、管理意識欠缺、沒有形成全校一盤棋的觀念有關,也有學校部門與部門之間溝通協作不暢的因素存在。
三、強化專項經費管理、提高專項經費績效的對策
(一)增強“一支筆”責任人道德感與法律意識,有效地抵禦外界誘惑
高校近幾年頻頻發生的腐敗案件給各層次“一支筆”責任人敲響了警鍾,從這些案件中可以看出,一些受過良好教育的知識分子也成了腐敗“毒瘤”的犧牲品。究其內因,貪心熾盛、缺乏道德感、法律意識淡薄是使他們走上犯罪道路成為階下囚的根本原因。因此,采取各種措施不斷增強“一支筆”責任人的道德感與法律意識是懲治腐敗與舞弊行為的有效機製,是保護各級領導幹部的根本措施。希望各“一支筆”責任人從他人“落馬”的案件中吸取教訓,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內心建立起堅實的“防火牆”,以有效地抵禦外界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