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高校基層黨組織在加強青年教師理想信念教育過程中,要結合青年教師特點,改進教育方法,提高教育實效性。通過自學、集體學習、輔導講座、專題討論、讀書會、時事政治報告等形式,提高青年教師政治理論學習的興趣;通過建立專題教育網站,增強政治理論學習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通過建立理論學習檔案等必要的製度督促青年教師加強政治理論學習。
(二)做好人文關懷,突出服務職能
在加強青年教師理想信念教育中,高校基層黨組織要堅持物質利益原則。馬克思說過:“人們奮鬥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4](P182)“‘思想’一旦離開‘利益’,就一定會使自己出醜。”[5](P103)這就是說,理想信念教育必須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統一。青年教師剛剛走上工作崗位,處於事業發展生存期,由於缺少教學經驗,科研能力相對較弱,青年教師往往產生一定的教學科研壓力。同時,青年教師正處於人生的積累期,在承擔教學科研壓力的同時,還麵臨著生活的壓力。為此,高校基層黨組織要突出自身服務功能,多給予青年教師人文關懷。一是通過定期舉辦青年教師座談會,書記信箱、微博、微信等方式加強與青年教師的溝通交流,了解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動向、發展需求和生活狀況。二是為青年教師專業成長搭建平台。高校基層黨組織要幫助每個青年教師做好職業發展規劃,通過製度保障、政策鼓勵等途徑助力青年教師專業成長。如通過青年教師導師製,發揮老教師的“傳、幫、帶”作用,幫助青年教師盡快提高教學技能,適應工作崗位;製定政策,鼓勵青年教師繼續學習、提高學位層次,外出參加各類學習培訓,參與國內國際學術研討會等,幫助青年教師提高學術研究能力。三是及時幫助青年教師排憂解難。青年教師參加工作時間短,麵臨戀愛、結婚、生子、贍養老人等問題,家庭、生活和工作負擔較重,生活比較艱苦,最需要人文關懷。高校基層黨組織距離青年教師最近,是青年教師的“貼心人”,要竭力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使他們感受到組織的關心和溫暖,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業中。
(三)創新活動載體,凸顯凝聚力
實踐活動既是對青年教師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方法,又是高校基層黨組織凝聚人心的重要途徑。通過實踐活動可以增進青年教師與黨員、其他教師之間的情感交流。在工作配合中、在學術交流中,基層黨組織可以充分發揮在教育、團結和聯係青年教師方麵的組織優勢,堅定青年教師共產主義理想信念。一是創新黨組織設置模式。高校黨建可根據學科特點和教學科研需要,不斷創新基層黨組織的設置方式。可以探索將教師黨支部建在教研室、學科組和科研團隊上,促進黨建與教學科研的有機融合。在教研室、學科組和科研團隊黨組織活動中,可以結合教學改革、課題申報、論文撰寫等青年教師關心的問題進行集體研討,不斷加強基層黨組織對青年教師的指導。二是創新實踐活動方式。高校基層黨組織可以發揮其組織優勢,通過組織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增強黨組織對青年教師的吸引力。可以聯合工會等組織,組織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如知識競賽、羽毛球賽、婦女節活動等,使青年教師感受到黨組織的關懷和集體的溫暖,用集體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影響青年教師。又可以借助於重大曆史事件紀念日,組織青年教師參觀紀念館、展覽館、博物館、革命舊址等活動,讓青年教師在紅色之旅中重溫革命先驅浴血奮戰、矢誌不渝的曆史鏡頭,使其思想得到洗禮與升華。還可以因地製宜地通過與社會加強合作,為青年教師提供社會實踐鍛煉的機會,組織青年教師參加服務社區、服務農村的青年誌願者活動,使青年教師在鍛煉中增長才幹,更多地接觸社會、了解民情,增強社會責任感。
總之,新形勢下如何加強對青年教師的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基層黨組織麵臨的一個極富挑戰性的課題,要做到目標明確、方法靈活、形式多樣、效果明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就要求高校基層黨組織要有改革創新的精神,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找準作用發揮的著力點,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青年教師理想信念教育中的政治引導、聯係服務和凝聚人心的職能,進一步提升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力和影響力,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推動高校科學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廉思.高校青年教師思想狀況調查[N].學習時報,2011-10-24(5).
[2]廉思.工蜂:大學青年教師生存實錄[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3]吳潛濤.正確理解理想信念的科學含義[J].教學與研究,2011,(4).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