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高校基層黨組織在青年教師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主要職能
(一)政治引導
加強黨對高校的領導是社會主義高校的一個顯著特征。高校基層黨組織是實現黨對高校領導的基層政治核心,對保證高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有重要意義。加強對青年教師的理想信念教育就是從教師隊伍建設上保證高校育人的社會主義方向。作為黨的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內容的理想信念,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理想信念,它有其特定具體的含義,指的是馬克思主義信仰和堅定的社會主義理想信念[3]。鄧小平同誌說過,我們多年奮鬥,就是為了共產主義,我們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產主義。十八大報告強調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廣大人民團結凝聚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之下。因此,高校基層黨組織在對青年教師進行理想信念教育時,關鍵是要發揮思想政治優勢,做好政治引導,引導廣大青年教師自覺將個人理想同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結合起來,將個人的向往和追求同社會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保持一致,引導他們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
(二)聯係服務
理想信念雖然屬於人的精神範疇,但馬克思主義認為,物質決定精神,精神是對物質的反映,理想信念的精神力量必須與現實物質利益相結合。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實現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隻有維護好、實現好群眾利益,理想信念才能使群眾信服,任何空洞的理論說教,隻能招致群眾反感,造成理想信念動搖。密切聯係群眾、服務群眾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毛澤東同誌指出,我們之所以能取得戰爭的勝利,達到戰勝敵人的目的,是因為我們滿足了群眾的需要,群眾才熱烈地擁護我們的。鄧小平同誌說過,領導就是服務。十八大報告強調“以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為主要任務,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在青年教師理想信念教育中,高校基層黨組織要及時了解青年教師願望,為青年教師成長創建良好環境,關心青年教師發展,關心青年教師生活困難,在聯係服務中解決青年教師的思想認識、理想信念問題,增強青年教師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感,把青年教師緊緊地團結在黨的周圍。
(三)凝聚人心
高校基層黨組織是黨聯係師生、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擔負著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在青年教師理想信念教育中,基層黨組織要發揮其凝聚人心的職能主要通過兩種方式:一是通過組織成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體現出來的。高校基層黨組織處於高校教學、科研的最前沿,與青年教師聯係密切,其成員也基本工作在教學、科研、管理的第一線,他們對青年教師的影響更為直接。通過優秀教師黨員的人格力量和高尚的道德品質影響青年教師,增強青年教師對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理解和認同。二是通過基層黨組織優化組織設置,擴大組織覆蓋麵,創新活動方式,在組織優化中加強黨組織與青年教師的聯係,在活動創新中增強青年教師對黨組織的信任和擁護,使基層黨組織成為凝聚青年教師的堅強戰鬥堡壘。
加強對青年教師的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基層黨組織的主要職責。但目前一些高校的基層黨組織對青年教師的理想信念教育重視不夠,在工作中,宗旨意識不強,工作方法不多,難以引起青年教師的思想共鳴,使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難以有效發揮。因此,高校基層黨組織要切實把加強青年教師理想信念教育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加強青年教師理想信念教育與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有機結合起來,進一步增強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青年教師理想信念教育的實效性。
三、高校基層黨組織加強青年教師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舉措
在加強青年教師理想信念教育中,高校基層黨組織要結合青年教師的特點,從青年教師的發展需求出發,通過不斷加強工作創新,發揮對青年教師理想信念教育的政治引導作用、聯係服務作用和凝聚人心作用,堅定青年教師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
(一)加強思想教育,注重政治引導
當前我們正處在價值觀念多元並存的時代,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意識形態領域的鬥爭日益尖銳。複雜形勢下,高校基層黨組織在青年教師理想信念教育中,關鍵是要通過思想教育加強對青年教師的政治引導,提高他們的價值判斷力和價值選擇能力。一是把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與中國近現代史教育結合起來,堅定青年教師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馬克思主義是在中國近代各種救國之路的理論的論辯和比較碰撞中凸現出來的。它一經中國共產黨掌握就變成了改變中華民族和中國曆史的銳利武器。中華民族近現代以來的曆史實踐雄辯地證明了馬克思的科學真理性。二是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教育與形勢政策教育結合起來。要結合國際國內形勢發展,從比較鑒別的角度,用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偉大成就和資本主義危機重重的事實教育青年教師,堅定他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堅信“兩個必然”。三是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教育。要善於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對各種影響較大的價值觀念和社會思潮進行全麵、客觀、理性的分析,引導青年教師認清各種思想流派的起源流變、精神實質,自覺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提高自身道德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