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高校基層黨組織如何加強對青年教師的理想信念教育
探索與思考
作者:楊改紅
[摘要] 高校基層黨組織是黨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是黨聯係高校廣大師生、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新形勢下,高校基層黨組織要深刻認識加強青年教師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通過加強思想教育、做好人文關懷、創新活動載體等舉措,發揮對青年教師理想信念教育的政治引導職能、聯係服務職能和凝聚人心職能。
[關鍵詞] 高校;基層黨組織;青年教師;理想信念教育
[作者簡介] 楊改紅,寧夏師範學院思政部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寧夏固原,
[中圖分類號] G6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23(2013)04-0076-0003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廣大人民團結凝聚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之下”。高校肩負著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任務,是對廣大師生開展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陣地。青年教師是高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教學科研的主力軍,他們與學生年齡接近,與學生接觸較多,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影響更直接。因此,在高校黨建工作中要把加強青年教師理想信念教育作為一個重大而緊迫的問題來抓。高校基層黨組織是黨在高校基層單位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是黨聯係廣大師生、群眾的橋梁和紐帶,要充分利用自身優勢,發揮政治引導、聯係服務、凝聚人心的職能,加強對青年教師的理想信念教育。
一、充分認識加強青年教師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俄國教育家加裏寧曾經說過:“加強對培養人的人的培養比直接培養人更重要。”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青年教師進入高校,成為高校教師隊伍的主力軍。據教育部統計數據顯示,40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已經超過86萬人,占高校專任教師隊伍的六成以上。加強對青年教師的理想信念教育,日益成為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課題。
(一)加強高校青年教師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關係著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實現。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複興之路”展覽時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接續奮鬥。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決定著國家的前途,民族的未來,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強大力量。高校青年教師是青年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力量。隻有他們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才能更好地做中國夢的築夢人。
第二,關係著高校人才培養的質量。高校是教書育人的重要園地,擔負著培養德智體美全麵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教育任務。而要完成這一任務的關鍵在教師。青年教師是高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關係著高校發展的未來,關係著人才培養的未來,關係著教育事業的未來。高校青年教師與學生年齡相近,心理代溝小,思想觀念、生活方式相似,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情操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示範引導作用。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決定了高校青年教師的理想信念不僅決定著自己生命的高度,也影響著大學生理想信念的形成。
(二)加強高校青年教師理想信念教育的緊迫性
當前我們國家正處於經濟體製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時期。各種因素錯綜複雜,給高校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觀念帶來了很大影響。市場經濟的功利價值取向致使少數高校青年教師隻注重物質實利,開始動搖馬克思主義的理想信念,甚至“對國家發展道路存在一定疑慮”[1]。理想信念是人們行動的指向標,是人安身立命之本。理想信念的動搖導致部分青年教師麵對日趨多樣化的價值觀念和社會思潮,缺乏價值判斷力,職業道德淡化。部分高校青年教師對西方個人主義、自由主義價值觀不加鑒別、全盤接受,並將其作為自己行為的準則,甚至將高校課堂作為傳播激進思想、輸出西方價值觀的陣地。部分高校青年教師缺乏教書育人的責任感,“重科研,輕教學”,對待科學研究也缺乏求真務實的態度,片麵追求數量,而輕視質量,甚至弄虛作假[2](P237~285)。教師是整個社會的道德源頭,高校青年教師理想信念的動搖,不僅不利於自身的發展,也將嚴重影響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對整個社會思想道德建設也將產生消極影響。
高校基層黨組織主要是指院係級黨組織,它們處在高校教學、科研、管理工作的最前沿,是黨聯係廣大師生、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高校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在加強青年教師理想信念教育中,高校基層黨組織要充分認識到加強青年教師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發揮思想政治優勢,準確把握青年教師思想脈搏,用先進的思想文化引導青年教師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發揮組織優勢,及時將優秀青年教師發展入黨,拉近黨組織與青年教師的距離,獲得他們的信賴;發揮密切聯係群眾的優勢,關心和服務於青年教師,想之所想、急之所急,在真誠服務中使青年教師切實感受到黨的力量,增強對黨組織的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