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如何加強用戶安全用電管理(2 / 2)

1. 對供電轄區內的重點用戶終端裝置進行一次普查,對存在安全隱患的用戶按輕重緩急進行歸類,並列出整改計劃。

2. 堅持“以人為本、平等協商”的原則,按“用戶至上”的服務理念,召集企業負責人召開座談會,提出整改方案,從計劃、資金、具體實施等細節問題與用戶進行了廣泛而真誠的交流;並按照完成自願的原則,與用戶簽訂了整改協議書。

3. 按照“綜合治理、逐步推進”的原則,按用戶生產用電隨著季節性變化的特點,把技改計劃安排在“休漁期”。分批、分階段對用戶進線裝置進行了技改;並根據用戶的實際情況,選擇了室外配變墩子整改及電纜進入兩種辦法。並根據進入用戶的分支線的負荷高低加裝了分支絲具或負荷開關。

4. 加強技術培訓與指導。2010年8月,我們聯係石浦供電所,對船廠企業接地裝置進行了規範性和技術性指導。一是對人工接地體進行了技改。對垂直埋設的接地體,用直徑40~50平方的鋼管或采用40×40×4及50×50×5的角鋼替代原來的直徑為¢5-10的圓鋼,長度在2.5米左右;對水平埋設的接地體,采用40×4平方的扁鋼或¢16圓鋼,采用放射形分布。二是采用保護接零和重複接地的辦法來提高用電的安全可靠性。考慮到地理條件的製約,在分線箱、配電箱(櫃)、船體等采用相應規格的絕緣銅芯線與鍍銅或鍍鋅元件緊密焊接與導軌,延伸至土壤電阻較小的地方或延伸至海中。

2011年上半年,供電局主動與企業主聯係,把32位未取得電工進網作業證的電工送到由省電力培訓中心教師主講的縣技工學校培訓,取得了電工進網作業證和安全操作證資格。

三、結論

1. 通過批量技改,用戶的供電可靠性得到較大提高,因用戶終端設備故障而引發的電網停電事故明顯減少,達到了雙贏的目標,促進了本地區經濟建設和電網建設的和諧發展。這裏有一組明顯的數據(表1)可以證明:故障率呈逐年下降態勢。

2. 通過對中小型造船廠接地體技改的技術指導,2011年下半年,在用電普查中,大部分用戶接地電阻達到標準值,據業主反映,下半年觸電現象明顯減少。

3. 通過對地方電工的專業培訓,電工的規範化、標準化作業水平有了質的提高,接線及布線程序較為合理,工藝水平有了長足進步。

四、幾點思考

1. 由於政企分開,加強用戶安全用電管理工作缺乏強製執行的法律依據;而用戶受經濟利益的驅使,不願整改(如用戶諧波汙染、配變設備陳舊、老化、私拉亂接、使用不合格的導線等)。為此,應加強與監管局、經發局的溝通、協調,共同加強安全用電管理工作。

2. 用電檢查水平還有待提高。供電企業在嚴格執行“三不指定”的同時,應加強業擴報裝流程的跟蹤檢查,使用戶的受電裝置必須符合國家標準或電力行業標準。

3. 加強供電服務水平。供電企業在加強售前服務的同時,應注重和加強售後服務工作。應利用春秋季用電普查時機向用戶發放安全用電宣傳畫冊、手冊;對存在安全隱患的用戶發出整改通知書並為用戶提供技術服務和指導。

[參考文獻]

[1]用電檢查技術標準彙編[S].2008.

[2]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安全工作規程(變電站和發電廠電氣部分)[S].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