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網絡出版與傳統出版的共性
1. 具備相同的核心內容。事實上,無論是網絡出版物還是傳統出版物,傳遞給讀者的基本信息是一致的。如果拋開形式方麵的區別,比如網絡出版物的內容呈現在屏幕上而傳統出版物的內容呈現在紙質上,網絡出版物無需申請書號而傳統出版物必須申請書號,從讀者的角度看,接收的信息是一樣的,精神滿足的程序也相差不大。
2. 需要可靠的版權保護。版權保護是出版的堅實基礎和重要保障,防範盜版行為對於傳統出版和網絡出版都是艱巨的任務。傳統出版物的版權保護問題由來已久,某種圖書一旦有暢銷的跡象,盜版書隨即出現在大街小巷。新興的網絡出版也麵臨著這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相比而言,網絡出版物的複製更容易,其版權保護更難。如果沒有版權保護,網絡出版和傳統出版都難以實現出版內容的商品化和產業化。
3. 遵循相似的中心環節。就工作流程而言,網絡出版物和傳統出版在前期是基本一致的,都要經過組稿和讀稿。而且,就工作方式而言,網絡的出現也極大地便利了編輯工作。無論是網絡出版機構的編輯還是傳統出版機構的編輯,都可以通過網絡(郵件、QQ、MSN等)向作者約稿、與作者討論稿件內容、完成版麵設計等。區別僅僅在於,網絡出版物在結束編輯程序後就直接投放在網絡上,而傳統出版社物還需要經過書號審批以及出片、印刷、裝訂、運輸等環節。因此,就實質而言,網絡出版的衝擊最快體現在印刷行業、而非傳統出版機構。
四、網絡出版與傳統出版的關係
網絡出版乍一出現時,傳統出版界出現了擔憂。現在看來,這兩種出版形式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二者的協調發展對於繁榮出版市場、便利讀者大有裨益。
網絡出版物與傳統出版物共存共榮。形式服務於內容這一原則,同樣適用於網絡出版物和傳統出版物。以網絡形式出版還是以傳統紙質形式出版,應該考量出版內容、出版時機、出版對象等因素。比如,2005年三聯書店出版的《妝匣遺珍:明清至民國時期女性傳統銀飾》一書,裝幀精美,用紙考究,呈現出來的紙質與書中展示的銀器有相同質感,每一件銀飾都栩栩如生。這種本身就具有極高收藏價值的書,如果以網絡出版物的形式出現,其閱讀的美感無疑會大大降低。而同年由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的《Why?新時期少年科普知識動漫百科全書》,一經推出受到廣大幼兒讀者的歡迎。但是有些家長埋怨十本一套的書放在書櫃裏很占地方。如果這類書采用網絡出版的形式,既可以減少出版方在彩色印刷方麵的高昂費用,也便於讀者攜帶和儲存,可謂兩全其美。事實上,目前已經出現了某些傳統出版物的網絡出版物形式,一些主營舊書的網店在銷售紙質舊書的同時,通過技術手段獲得同一紙質書的電子文件,讀者可以以較低的價格獲得其PDF格式文件,既經濟又不必擔心拿到一本破舊不堪、一碰就掉的書。
網絡出版機構與傳統出版機構互相借力。網絡出版機構與傳統出版機構的工作內容有許多重合,這就決定了二者在許多方麵不僅是可以合作的,而且是必須合作的。在形成出版物的過程中,網絡出版機構和傳統出版機構都離不開編輯這一環節,編輯隊伍的建設、編輯素質的提高、編輯工作的完善是形成網絡出版物和傳統出版物的必經之路。在形成出版物後,版權保護是網絡出版機構和傳統出版機構都不可忽視的後續工作。一方麵,網絡出版機構與傳統出版機構之間可以實現版權交易,這樣,二者的版本保護工作內容就完全重合;另一方麵,網絡出版機構和傳統出版機構之間可以建立共同防範機製,互相通報相關版權被侵信息,聯手打擊盜版。
在當下這個傳統與現代共生的時代,隨著數字化技術在出版領域的廣泛應用,網絡出版和傳統出版的並存與競爭將持續一段不短的時期,傳統出版的老地盤有被侵吞的可能性。不過,說網絡出版將取代傳統出版還有危言聳聽之嫌。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傑認為,“數字出版不僅不會終結傳統出版業,相反將帶動傳統產業加速自我升級。”①就目前的形勢來看,在競爭中協調發展是網絡出版界和傳統出版界最可行的選擇。網絡出版機構應該更多地向傳統出版機構學習出版物內容質量把關的經驗,而傳統出版機構應該更多地向網絡出版機構學習先進的數字化技術。事實上,網絡出版與傳統出版的競爭過程也是一個良好的學習機會。競爭和學習的結果,勢必會產生更新型、更合理的出版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