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網絡出版衝擊下的傳統出版(1 / 2)

網絡出版衝擊下的傳統出版

文化產業研究

作者:柏英

[摘要] 網絡出版集計算機、軟件、信息處理等技術學科為一體,技術含量高、涉及麵廣。網絡出版的發展對傳統出版勢必形成一定的衝擊。網絡出版與傳統出版是否勢不兩立?傳統出版如何應對網絡出版的衝擊?這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 網絡出版;傳統出版

[作者簡介] 柏英,世界知識出版社副編審,北京,

[中圖分類號] G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23(2013)04-0060-0002

網絡出版,又稱互聯網出版,具體指互聯網用戶將作品登載在互聯網上或者通過互聯網發送到用戶端,供公眾瀏覽、閱讀、使用或者下載的在線傳播行為。截至2008年年底,僅北京市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的互聯網出版機構就有40家,2007年產值為90.2億元,年增長率達到47.9%,產業規模占全國的1/3。網絡遊戲製作單位近30家,年產值20餘億元①。網絡出版的出現對傳統紙質圖書出版形成一定挑戰,甚至有人以淘寶商城的迅速發展對實體商店的衝擊為例,發出實體出版機構被取而代之的預言。

但是在產業發展的同時,一些含有暴力色情以及低俗等內容的出版物也在大量傳播。為淨化網絡環境,遏製網上低俗之風蔓延的勢頭,北京市將從1月上旬到2月上旬開展網絡出版領域低俗之風專項整治。

網絡出版這一新技術、新現象的出現究競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了傳統圖書出版?二者是水火不容還是可以共存共榮?本文擬從四個方麵來探討。

一、網絡出版的優勢

網絡出版物與傳統質張出版物相比具有明顯不同的特性。

1. 易於修改。傳統出版物一經出片、印刷和裝訂就形成難以改變的固定產品,如果需要改正某一處錯誤或者補充信息,或者要對原書進行一定程度的毀壞進行補救,或者要等到重印或再版時。而網絡出版物則免去這些經濟和時間方麵的限製,隻需在後台操作修改即可,負麵影響幾乎為零。

2. 易於攜帶。隨著網絡的普及和電子產品的發展,讀者可以事先把讀物從網絡上下載到個人的電子產品中,也可以直接通過電子產品與網絡連接,從而實現隨時隨地的閱讀。所有的圖書或文章都即時下載、即時閱讀、即時刪除。相比之下,傳統出版物需要讀者隨身攜帶,而且不如網絡出版物那樣節約空間。

3. 易於儲藏。我們常說的“書香門第”是因為房間裏有大量藏書,紙張和墨的氣味散發出一種特殊的氣味。傳統出版物需要占據不小的空間,藏書越多,需要的書櫃就越多。而網絡出版物則免除了這個麻煩,一整個書櫃的圖書內容可以存儲在手掌大小的電子產品中,在如今居高不下的房價下確實可以為房主節約空間。

4. 易於查找。這個查找包括兩個方麵:一方麵,傳統出版物一旦丟失,讀者就必需再買一本,而一些年代比較久遠的書很難再買到。而網絡出版物一般情況下會永遠儲存在虛擬的網絡中,並不占據實際的空間。一旦內容丟失,輕點鼠標即可找到。另一方麵,讀者查找紙質出版物的內容時需要翻來覆去地翻書,時常為找一個段落、一個引用耗費大量時間;而網絡出版物的查找功能可以幫助讀者在很短的時間裏找到相關內容。這對於專業的研究人員尤其便捷。

二、網絡出版的劣勢

必須借助載體。傳統的紙質出版物一旦形成,讀者不需要再借助其他介質就可以實現閱讀。而網絡出版物離不開相應的載體:在線網絡出版物離不開網絡的連接,離線網絡出版物離不開電子產品,比如時下流行的IPHONE、IPAD、IPOD等。此外,如果紙質出版物的某一頁被損壞甚至被損毀,不會影響到其他內容的閱讀。而網絡出版物是一個無法分割的整體,下載過程中的一點失誤、網絡程序與載體程序的不兼容等都有可能導致所有文件內容無法呈現。

2. 依賴軟件支持。無論是在線的網絡出版物還是離線的網絡出版物,要想最終呈現在讀者眼前還必須有相應的軟件支持。否則,即使有暢通的網絡和合格的電子產品,閱讀也難以實現,就好比一個有嚴重視力缺陷的人即使拿著一本書也看不見字、讀不了書。在網絡信號較弱、電子產品或者軟件出現故障時,即使出版物就在手中,也是可望而不可及。

3. 難以有效監管。2007年3月13日公布的《關於加強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和網絡出版物審讀工作的通知》中強調,一些網絡出版單位“由於政治意識淡薄,責任意識、大局意識不強,在出版過程中也出現了不少問題,主要表現為:有的出版內容違反了國家的法律規定和黨的方針政策,損害公共利益;有的內容庸俗,低級趣味,有害青少年身心健康;有的質量低劣,粗製濫造。”①目前在中國,網絡出版的實施還麵臨技術、管理等諸多難題。如何及時、全麵地監管網絡出版和各個環節,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還是一個難以逾越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