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摯番外(2 / 2)

二、

我到了商國,並沒有直接入宮去見子履,我想看看他對我的態度,便直接去了他為我準備的居所,但我在入城時卻遇見了他的兩位賢臣女房和女鳩,我想他們會把我的到來轉告給子履的。

子履沒令我失望,我回到居所不過一個時辰,他便親至。

我迎到門外,卻見他親自驅駕而來,我一時怔住,他笑笑說道,馭夫乃無智小民,阻我前來。

我心裏很感動,深揖一禮,由衷地讚道,有君賢仁如你,商大興之日必不遠矣。

問央遠離莘國,莘國君焜芒再未著人尋她,我想定然是子履有心拉攏我而使人遊說了莘國君,對於此,我感懷於心,這一禮,他當得。

子履卻道,若唯有賢君,卻無能臣,國仍無強日。

我心裏暗暗稱讚他的智慧。

他誠摯地望著我,問道,我此次前來,是為請你助我謀圖大業,你可願意?

他毫不掩飾他的野心,我為他的一片赤誠而感動,但卻問道,你將此逆天之念泄於我,不懼乎?

他哈哈大笑,說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此語你可聽聞?

在東牙村時,施莫曾與我說過,她的金玉之言,我怎能忘記。於是便問道,你怎知此語?

他卻說,此乃為君之道。

為君為官皆是如此,我心裏暗歎他的氣度。

你之事,我已然知曉,可你我隻能為君臣。子履麵色一改,便說出了此語。

我心裏一陣不悅,他這是在提醒我的本份嗎?遂不屑地應道,富貴榮華,我僅憑己之能取得,勿需他人施舍。

他滿意地笑著,深邃的眼眸中閃過一抹讚賞,說道,難怪妺兒與你為友,我心亦讚之。

提及施莫,我心裏又是一疼,神色也黯然了下來,對他說道,她在王宮並不安好。

子履聞言也是神色衰萎,仰天歎道,唯願天盡快賜我良機!

我不以為然地說道,良機,天可賜,人亦可為。

他聞言眼眸一亮,對我深揖一禮,鄭重地道,請先生教我!

我微微一笑,說道,此事易耳,今夏王失德,天下皆憤,諸侯亦受其苦,多有怨言,若以此由征伐方國,助夏王清逆臣,護大夏之榮,衛夏王顏麵,夏王必然歡喜。而國君本有征伐方國之權,是為一利。

子履大喜,讚道,伊摯如藥,食之可耳聰目明,我大業得成之日不遠矣!

我心裏暗自冷笑,子履得薛國之侯仲虺(音hui毀)相助,仲虺乃當世大賢,我亦感不如。而此計隻怕早已定下,他今日不過以此試我。此前征伐葛國之時,我猜想他便用了此計,葛國君嬴息雖性情狂妄,才智平庸,但亦有能臣,豈會隨意誅殺商民,以惹天下怨憤?若我所料不錯,那些小民便死於商國刀劍之下,是商國為征伐葛國而製造的借口。

此計雖有違天和,但若想取得天下,一味地仁善根本不可成事,子履深知此理。

三、

商國再次中斷夏廷的進貢以行試探,夏王怒,詔令天下諸侯攻伐商國,但應詔者寥寥無幾,商國見狀,知時機已到,終於舉兵攻夏,夏軍不敵商之虎狼之師,遂大敗。

攻陷夏王宮那一日,我並未隨軍,而是留守商國,我想定是子履有意為之,他知曉我對施莫的情意,他不欲令我見施莫。

我苦笑,但不以為意,隻要施莫安好,於我而言便是幸事,見或不見,皆無礙。

然而卻未料到,此次卻與施莫成了永別。

軍中傳來消息,說夏王元妃妺喜跳河而亡,屍骨無存。

我心悲痛之下,卻是不信,施莫定不會輕生尋死,至少我印象中的施莫不會!

我不顧問央的阻攔,便擅離商國,往河尋她。

望著滾滾翻騰的河水,我心裏一片絕望,施莫雖擅長遊水,但河浪翻騰,若果真躍身其中,又怎能逃得性命?

我始終不信她會輕生,便沿著河岸尋她,夏王曾使人順水而下,並未查見影蹤,我反其道而行,逆流而上。

我一路留心,沿途果然發現了痕跡,確有兩行婦人的腳印,很淺淡,若不細看,根本難以察覺,這個發現令我欣喜若狂,這定然是施莫與其婢女若浮留下的。

我高興之下,又一路尋找,一連數月,卻仍是未見她二人的影蹤。

至此子履傳我回商,無奈之下,隻得返回。

其實,隻要她安好,我便安心,尋或尋不到,根本無關緊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