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本讓我們邊吃邊笑的書(1 / 2)

一本讓我們邊吃邊笑的書

寵書宣言

作者:尹奇亞

在與編輯討論《中午吃什麼?一個經濟學家的無星級開味指南》的過程中,那狀況是這樣的:我們一方麵暗暗點頭如搗蒜,另一方麵也替作者獨樹一格的觀察喝彩。

這本書的英文原書名為《An Economist Gets Lunch:New Rules for Everyday Foodies》,直譯就是“一個吃到午餐的經濟學家:日常飲食的新準則”。從英文書名不難明白,是一個經濟學家想用經濟學的角度,來談吃這件事。

然而,平常講到吃,我們會去問美食家,會想聽消息靈通的媒體怎麼說,應該不會有人會去請經濟學家推薦什麼美食。因此打從一開始,就讓編慣了財經書的我們感到好奇:一個經濟學家,憑什麼教我們選餐廳?找美食,他的建議能比美食家高明嗎?

經濟學家,懂美食嗎?

雖然國外媒體的叫好聲不斷,但是我們還是心裏忐忑,直到讀完整本譯稿,我們終於知道這書為何如此受到歡迎。

作者泰勒·柯文(Tyler Cowen)是大家熟悉的經濟學家,他的經濟學部落格人氣一直很高,TED(指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在英語中的縮寫,即技術、娛樂、設計,是美國的一家私有非營利機構,該機構以它組織的TED大會著稱)還特別邀他去演講,去年出版的《大停滯》更是讓他名聲大噪,彭博商業周刊稱他是“最炙手可熱”的經濟學家。但還是有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吃,是柯文的另一個強項,除了寫經濟學文章,他也是個美食專欄作家。

這本書,就是他以一個“愛好美食的經濟學家”的身份,與你分享如何找到“便宜又好吃”的食物。他用一個又一個的經濟學概念,為讀者解釋在哪些地方你能找到這種餐廳的機率較高,哪些地方你該遠遠避開。比方說,他要你遠離那種正妹很多的餐廳,因為那種餐廳會吸引很多被正妹吸引去的男人,而聰明的店家也會明白這一點,因此通常會設法讓這種男人上門,而不會太專注在提供好食物上。

他還說,如果你看到一家餐廳的客人用餐時,各個有說有笑,歡樂融洽,這又是一個好餐廳的反指標,因為當我們品嚐真正的美味時,其實是麵無表情甚至帶點嚴肅的(因為你正在細細地品味中),而這些氣氛歡樂的餐廳,代表著客人們大多為了“相聚”而上門,並非為了食物。

柯文對食物的高度熱情無庸置疑。因此他可以花費一整個章節,討論他最愛的燒烤美食,讓你覺得燒烤的世界原來如此博大精深;熱愛墨西哥菜的他,從食物供應鏈、物流配送到現代農業的分配機製,告訴你同樣一個西紅柿,相隔一個美墨邊境,命運大不同(而最好吃的西紅柿,當然還是在墨西哥,雖然那西紅柿不耐久放,但絕對濃醇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