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的前後時光
寵書宣言
作者:程園園
我忘記具體是哪一年,或者應該說是哪些年。
那時電視每日播放的是TVB的劇集,不論是時裝劇還是古裝劇都能在學校形成一股風潮,溫兆倫、溫碧霞、黃日華……是當時熟悉的臉孔。
在學校裏,每個人都收藏一大摞貼畫,那時,我用攢下來的零用錢買了很多劉德華、郭富城、周慧敏、趙雅芝、林誌穎的貼畫……
男生們剪成郭富城的發型,在學校的元旦晚會唱:對你愛,愛,愛,不完……
女生們坐在台下紅著臉聽完,老師們有些尷尬。我的一位叫趙萌萌的看起來比我們所有女生都早熟的同學,果斷地將自己的名字改成:趙雅芝。一個字都不差。
多年以後,這些人都留在我的記憶中,在收拾舊物時,還偶爾能拾到掉落出來的周慧敏的貼紙。雖說那個時代離現在並不遠,可如今再沒有什麼人能讓我像當年追他們那樣瘋狂地去追了。那時候,如果哪一年的春晚請了香港的明星登台,真是激動到不行,隔天一直守著電視等待他的再次出現。
對於一個在北方長大的孩子來講,香港,是遙不可及的。
我是在冬天的北京,在CBD的一座白色格子大廈裏讀張樸給我的《孤獨要趁好時光Ⅱ:香港的前後時光》初稿,關於我最初對於香港的念想就在冬日的午後在我心中一點點湧現出來。那個時候,還未確定《孤獨要趁好時光Ⅱ:香港的前後時光》這個書名。
某年的九月,因為工作要在香港呆兩天,我從羅湖出關,那個時候就很羨慕深圳人,可以離香港如此近。排了很長的隊,在邁出關的那一瞬間,內心忽然激動得想要落淚,這種激動的情緒在那兩天內一直在我的胸腔內衝撞著。眼前的警察就像在TVB劇集中常見到的那樣穿著舊軍綠色製服,兩邊的牌子上用繁體字寫著各種提示,耳邊是好聽的粵語,司機駕駛著方向盤在右邊的車在狹窄的路上疾馳……
下午到達住宿的銅鑼灣怡東酒店,服務生很有禮貌地一直送我至電梯口。暗紅色的絨布沙發上,放著一本《聖經》,推開窗戶,繁忙的維多利亞港就在眼下,天空很藍,有白色雲朵飄過。
我隻想在有限的時間裏更多地親近香港,顧不得旅途勞頓便乘地鐵去了尖沙咀、灣仔、旺角,天後,並與這些地名一一合照。香港的地鐵很好換乘,隻需步行走到對麵即可,無需繞很遠。所以,每一次,我都很順利地到達我想去的地方。張樸的初稿中寫道:“我就這樣出了地鐵口,沿著彌敦道走,仿佛是在我城,無需太多指引,就可以輕鬆帶領朋友二三去預訂的住處。”嗯,那時的我,就是這種感覺。
很多城市,你去過一次也就罷了,可是香港卻像是在我心中生了根,一直長出可愛的小枝條在騷動著我的內心,引著我一遍又一遍地前往。前前後後,一次又一次,意猶未盡。我的感覺在此與張樸重疊。眼前,一個人,從內地到香港、歐洲、美國,在此間兜兜轉轉,7年時光,從男孩到男人,人生恍然流過的感覺,讓人內心跟著一起感傷起來。於是定下書名《孤獨要趁好時光Ⅱ:香港的前後時光》。倘若彼時有一群歸家的白鴿自眼前的落日處飛過,那個讀稿的下午便會更加完美了。
《孤獨要趁好時光Ⅱ:香港的前後時光》是沐文文化“地球旅館”書係的第4本,也是青年作家張樸出版的第2本書,是張樸遊曆多遍香港土地,研究多年香港文化,訪問多位香港名人後,終繪成的一幅香港城市心跳圖。它不是一本旅行攻略,它是一個富有個性的文化觀察者和城市旅行家關於香港這座城市的記憶和經曆的結晶。
“地球旅館”書係由設計師馬仕睿親自設計打造。這一套係書的共同特點就是裸書脊,裸書脊的書是鎖線膠訂,比傳統把書脊包起來的書(大部分隻需要膠訂)造價成本都高。我們之所以這麼做,一是為了書的設計感考慮,相對於傳統的線裝書,裸書脊更為時尚,目前有些畫冊也在采用這樣的裝訂形式;二是為了閱讀方便,這樣的書,基本上每一頁都可以攤開到180度以上,而且不會折壞。在讀書的時候,平放在桌麵之類的地方,去做點簡單的事情,比如上個廁所,不用書簽,回來就可以繼續閱讀了。不過,對於裸書脊,很多讀者有時候會誤以為是裝幀出了差錯,其實不然。
除了采用不太常用的裸書脊裝幀外,為了使做書人能與讀者在某種程度上互動一下,我們還在《孤獨要趁好時光Ⅱ:香港的前後時光》的封麵與勒口處打上一條郵票孔,讀者拿到書後可以順著打孔線自己撕出一本毛邊書,撕下來的部分可以當做書簽。也為在電子書日益占據主流的今天,能給紙質閱讀者一種閱讀之前的小小的儀式感和手做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