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混元宗所部在浙江北部積極備戰的時候,發生了一件意義深遠的事情。
原來,遠在廣西的魔教本部不甘寂寞,也派遣一支數萬人的軍隊北上,在東法王楊秀清的帶領下一路過關斬將,如入無人之地,竟把清廷的西南腹地攪了個天翻地覆。
魔教自持高手眾多,又有悠久的曆史,雖然以前接受過混元宗和三元觀的幫助,但一直遊離在華夏軍的體係之外。
就是混元宗最近倡議的華夏盟,魔教也興致缺缺,隻有欽州的楊天明部以個人勢力的名義參與進來,魔教本部卻不屑一顧。
魔教東法王楊秀清率領的軍隊號稱太平軍,裝備著大量前裝滑膛槍和商用火炮,士兵和軍官有一定實戰經驗,也得到過相對專業的軍事培訓,對上還處在大刀長矛時代的清軍,那就是大炮打蚊子了。
最重要的是,太平軍擁有大量出色的武者,作戰方式與李仙為首的華夏軍迥異,並不完全靠火器作戰,而是采用招募大量冷兵器部隊,與火器部隊配合的方式。
也就是說,少部分精銳火器部隊壓陣,然後拿著長矛之類冷兵器的軍隊在優勢火力支援下衝鋒,將清軍的隊伍打亂,然後趁機予以消滅。
這樣的好處就是將火藥和子彈等的消耗降低到最低程度,也就是擺脫了對火藥的過多依賴,而且戰鬥的消耗的那點軍用物資,利用敵軍那裏俘獲的物資就能補充,持續作戰能力大大加強。
再加上軍隊裏有大量武者協助,武者的參戰比例還遠超三元觀和混元宗等,因此總能采用奇兵突擊的方式,將特種作戰方式發揮到極致,讓遇到太平軍的清軍總是惶惶不可終日。
太平軍一路勢不可擋,一直推進到長江流域,甚至到達湖南和湖北地界,可謂是天下振動。
有太平軍從西攻來,有華夏軍從東邊攻擊,清廷的有識之士都暗自慨歎起來,看來我清這花花江山恐怕不保,至少長江以南恐怕都要盡皆落在叛軍手裏了。
不管是清廷還是造反勢力,都把時局看得很清楚,等到西邊的太平軍和東邊的華夏軍彙合的時候,就是長江流域南部全部落入造反勢力手裏的時候。
考慮到造反勢力的水戰能力遠在朝廷官軍之上,到時候隻要用水上力量阻斷江北對江南的影響力,那麼長江以南地區就要全部落入造反勢力手中了。
在那之後,除非造反勢力內部發生規模宏大的衝突,否則過不得幾年反叛軍就能積累足夠的實力北伐,重現當初朱洪武對元朝的逆襲了。
這一點,不但讀遍史書的中國人清楚,就是不遠萬裏來經商的外國人也能明白。
在太平軍北上的消息傳來不久後,李仙就得到多名外國領事的求見請求。
“敲竹杠的機會終於來了。”李仙自己對自己說道,臉上無悲無喜。
過來拜訪的領事多達四位,其中光是英國領事就有兩位,分別是香港的璞鼎查和上海的巴富爾;此外有美國的駐上海領事吳利國和法國的上海領事敏體尼。
通常而言,中國人都將曆代的上海領事當成大人物,特別是早期的領事,帶著自己國家的秘密使命到達中國,然後努力開拓市場的同時謹慎地窺探中國上下層的動靜,向本國傳遞各種機密而隱晦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