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華夏軍軍官們對寧波守軍也嘖嘖稱奇,一般軍隊這時候早就該崩潰了,或者派人出來投降,或者帶人逃跑,這寧波守軍在如此情況下還能堅持守城,實在難得。
不過,寧波守軍的運氣也就到這個程度了。
跟寧波城牆的距離足夠近了之後,華夏軍就以絕對優勢炮火掩護,然後工兵掘地道推進,在城牆底下埋設大量炸藥,然後引爆,將大片大片的城牆都炸毀。
接著,華夏軍本陣才出兵,在炮火的掩護下迅速推進,從缺口處殺進城裏,控製重要的製高點,然後迅速衝進城市中心,端掉知府衙門,把清軍的指揮中樞弄得癱瘓了。
在這之後,寧波城內隻是有著一些零星的反抗,但也都被迅速鎮壓,絕大部分部隊都就地投降或開城門逃跑了。
事後,華夏軍審訊被俘的寧波官員和士兵,才明白寧波城守軍能守到最後,主要原因還在自己身上。
原來,在之前的海戰中,華夏軍俘虜了大量福建水師官兵,然後都關押在大員島上。
這事情本來很正常,但對浙江的守軍來說很不一樣了,大量士兵去打仗,居然不見人回來,這事情怎麼看怎麼不對味吧。
城裏的部分官員士紳趁機鼓動,說華夏軍殘忍好殺,不管是俘虜還是投降的,都會就地坑殺,連個全屍都不留。
正因為有這種謠言在,寧波的清軍就被嚇住,到了實在打不下去的時候還能堅持著不崩潰,堅持繼續作戰。
當然,以他們的能力,就是努力作戰,也沒能給華夏軍造成什麼傷亡就是了。
李仙知道這個消息後,就知道自己軍隊在宣傳方麵還有些欠缺,急忙派人向寧波抓住的俘虜宣傳政策,說華夏軍優待俘虜,而且隻要放棄抵抗,華夏軍就絕不會傷害,甚至還會給賞錢放回雲雲。
之後,李仙還急忙下令從大員島押解大量俘虜過來,讓這些俘虜親自現身給人講解自己被俘後的經曆。
有了這些俘虜現身說法,而且看到華夏軍確實對俘虜不錯,不僅給飯吃,還派醫生治療傷員,對城裏的百姓也秋毫不犯,寧波被俘的士兵才開始安定下來,整個寧波城也就此平靜下來。
接著,華夏軍對俘虜進行篩選,那些軍官一級的單獨關押,普通士兵則帶到城外集中管理,同時聲明隻要過了一段時間,被俘的人沒有敵對的行動或意願,就會被釋放回去。
這一套流程走完,寧波城前後耽誤了華夏軍十天左右,接著就開始繼續出兵攻打杭州。
這時候,有友軍的好處就體現出來了,如果混元宗獨立打仗,這時候就要留大量兵力看守俘虜,還要分兵駐紮寧波城,至少要分出去五千到一萬兵力,還要牽扯大量物資和精力。
但這時候華夏軍兵力充足,就由王九玄和天地會等盟軍留下駐守寧波,李仙就可以帶著自己的全部主力軍隊,繼續趕奔杭州去了。
本來,李仙在寧波花費好幾天時間,又一路行軍到杭州,是想引誘福建見過的那支騎兵隊伍出手,然後給予殲滅或至少消滅大部分,沒想到這支騎兵的指揮官很沉得住氣,從頭到尾都不出來露麵。
甚至等到杭州城外,紮下營盤準備攻打杭州,異人殿的屍兵隊伍和騎兵都不出現,倒讓李仙疑神疑鬼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