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需要融360同時具有互聯網與金融的雙基因。目前,融360主要為消費者和小微企業提供融資貸款及信用卡的搜索與推薦。2011年10月,公司管理層組成的時候,“團隊中一半是互聯網背景,另一半是具有金融背景。”葉大清回憶。葉大清本人則具有長期跨界經曆,他在中美互聯網公司和金融機構有15年風險戰略和分析、信用管理、互聯網和數字營銷方麵的運營和管理經驗。
“我一直是融合論的支持者。”葉大清說。在聯合創立融360以前,葉大清曾任全球網絡支付的領導者PayPal中國區市場總經理,美國運通擔任多渠道和數字營銷總監、美國在線擔任高級市場經理,美國第五大零售銀行第一資本金融公司(Capital One)擔任風險戰略、信用管理、和市場分析等職位。
運營平台與O2O
從搜索、個性化推薦到最終落地,也就是拿到貸款,融360還要做更多工作。“這其中很多後續需求需要我們去開發。”葉大清告訴記者,這家網站獲取的隻是用於搜索和精準匹配的數據,當用戶通過融360對接銀行之後,用戶就成為雙方共同的用戶。
對於傳統金融機構而言,過去依賴線下渠道的用戶批量開發效率較低、傳統營銷和市場的做法成本也更高,同時,一些中介信用度低,作假嚴重,既有客戶數據基礎難以支持產品創新和風險控製;對於資金需求方而言,各類金融產品十分紛繁複雜、用戶缺乏客觀有效的方式比較產品、通過中介方式,成本較高,用戶本身也急缺搜索和推薦信息平台。
“所以一定要有產業鏈思想,實現共贏。”葉大清認為,“否則,為什麼銀行讓你來玩?”
截至2013年9月,融360平台上共有超過2000家金融機構、13000個貸款產品(含信用卡),過萬名信貸經理;每月流量3000萬,用戶搜索800萬次。這家成立不過兩年多的公司,用戶已從中累計申請金額1700億元,獲得批準近百億元。
無論是為了資金需求方提供海量選擇,還是促成線上貸款申請最終落地,都需要O2O工作的推進。融360 不僅是一家技術公司,也是一家需要投入力量重運營的公司。通過改造傳統的貸款申請流程,融360在搜索、比價、申請和洽談方麵形成一個O2O業態。
首先要說服金融機構接入平台並持續更新其產品。股份製銀行相對比較積極,但國有幾大行之前缺乏動力。隨著平台產品的拓展和效率的提高,融360平台上目前已有幾百家銀行(包括國有、股份和外資銀行)、各類國家認可的小額貸款公司以及其他金融機構,如保險和擔保公司,對接的資金需求方包括中小企業約4300萬家、個體經營者約3000萬,以及超過2億的個人用戶。這其中,42%為中小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經營貸);58%為個人用戶(個人消費貸、房貸、車貸)。目前,融360已上線 86個城市網站,覆蓋全國80%的目標用戶,信用卡業務則遍布120個城市。
葉大清並不滿足於此,他們還需要推動金融機構為資金需求方提供更好的服務。這部分工作“挺不容易,但我們必須要做。葉大清甚至認為,”在貸款申請提交之後,“我們更希望金融機構能主動聯係需求方。”
比如,當用戶選擇根據自身條件貸款產品,提交申請之後,用戶獲得銀行聯係方式,銀行也會獲得用戶申請信息。“這個過程還隻完成了一半。”葉大清認為,他們還需要管理在融360平台上的金融機構和產品等信息的動態更新,對其權限、時效性、服務能力、有否服務人員跟進等方麵進行管理,並鼓勵用戶進行評價,監控金融機構的服務質量。
“我們是一個交易平台,更是一個服務平台。”葉大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