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融360:大數據與金融垂直搜索(1 / 2)

融360:大數據與金融垂直搜索

無數據不互聯

作者:何菲

大劉是長三角的一位小企業主,最近他拿到了一個新的訂單,為了把這筆業務吃下來,他急需一筆50萬元到100萬元的資金。按照以往的方式,他通過朋友、公司會計,熟悉的銀行或貸款中介去了解適合自己的貸款產品,但是這個過程十分繁瑣——他不知道哪家銀行的哪款貸款產品更適合自己,更不知道哪家銀行能夠批準他的貸款,或者貸款的要求是提供房產抵押——這是一個痛苦又漫長的過程。

今年大劉公司樓下新開了一家銀行,但並不是每個網點的櫃台都有人提供貸款類服務,大劉隻好跑到更遠的一家,結果光是填表格就要填三頁。往這家銀行跑了幾天之後,還是得到了被拒的消息。

直到抓狂中的大劉發現融360。在與朋友吃飯的時間裏,通過智能手機,大劉登陸了這家網站,該網站通過自動定位,發現大劉在蘇州,並為大劉提供了在蘇州城內至少包括幾十個銀行在內的近100個貸款產品,貸款利息從6%到20%不等。

接下來是進一步地獲取數據並進行細分篩選的環節。這家網站引導大劉填寫了貸款需求、是否有房產、收入情況等資質相關的信息,這些數據用以支持這一平台上的需求匹配模型。因為資金需求方對資金有剛性需求,大劉們往往願意配合這一信用模擬與評估所需的數據提供過程。通過移動終端,融360還可以識別其所在的城區,讓用戶根據其接受的放款時間、金額和利率等多個選項來聯係合適的金融機構,進而幫助用戶將選擇範圍縮小至20家左右。

在大劉相中了某家銀行之後,融360 還可以將其推薦至地理位置更近的該銀行網點。“這是一個動態的對話的過程。”融360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葉大清認為。平台不斷通過用戶提供的數據與需求,在海量搜索的基礎上,繼而為用戶提供精準匹配的個性化推薦服務。

互聯網金融垂直搜索引擎

貸款申請的線上化過程,減少了資金供需雙方的信息不對稱,並降低了供需雙方的交易成本,而更為精準的供需匹配,也能幫助用戶提高貸款批準率,提高雙方的效率,這是融360作為互聯網金融垂直搜索引擎的創新之處。

業界曾有人將這家公司視為互聯網金融領域的百度+天貓,也難免有人會將融360與阿裏做對比,這對一家創業公司而言,顯然是喜憂參半的事情。不過,雖然都涉足互聯網金融領域,融360與阿裏的定位並不相同,與百度也是競中有合的關係,這源於葉大清對其公司在產業鏈上的精細定位。

從小額貸款公司開始,阿裏產品線不斷擴充,其金融產品線已涉及小微貸款、理財、信用類貸款等領域,對於以貸款與信用卡為主力產品的融360及相關金融機構而言構成一定的競爭關係。但是“我們的模式不同。”葉大清認為,“它們做產品,做得很深入,而我們是更加開放性的平台,擁有上萬個產品。”在這一點上,融360與阿裏的關係更接近平台與接入該平台的專賣店之間的關係。這樣一來,擁有海量產品的融360的平台定位,另辟蹊徑,避開了競爭火力最密集的戰場,也在產業鏈上獲得了自己的位置。單從產業鏈上的不同分工而言,阿裏、騰訊等具融資貸款出借能力的機構可以成為這個平台上的第三方供應商。

融360與百度的合作則開始於去年第二季度,與其在金融搜索與融資貸款方麵開始了深層合作。在百度上搜索小額貸款,可在搜索結果第一頁看到金融產品應用框,包括經營貸款、消費貸款、購車貸款、購房貸款等類別,該應用框由雙方一起開發。“我們的共同目標是提供給用戶更好的體驗,”葉大清認為。垂直搜索引擎這一平台,可以使資金需求方獲得流程簡單化、專業化、個性化的服務。

為了服務於中小企業用戶、小微用戶甚至小白用戶,融360需要為用戶提供更為簡單甚至傻瓜化的操作方式,但在這個互聯網金融平台上,“小白式”的操作流程背後,是更高的技術和運營門檻,這至少包括搜索引擎技術、智能推薦技術、風控體係、數據分析能力,以及金融建模能力、銀行產品開發和創新能力和銀行產品的動態運營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