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生豬價格波動的影響因素及其作用機理分析(3 / 3)

本文主要是將研究數據放入計量經濟學中的Eviews程序,通過運用Eviews程序中的相關程序在多元線性回歸方程的理論基礎上進行研究,進而得出相關結論。

第一,數據的選取。

第二,多元線性回歸方程分析及結論。

第三,彈性係數分析及結論。

由此可見,就玉米價格、牛肉價格以及生豬出欄量三個影響因素而言,玉米價格對生豬價格波動的影響;生豬出欄量對生豬價格波動的影響>;牛肉價格對生豬價格波動的影響。

三、對策建議

1、穩步促進生豬規模化養殖

生產成本是構成生豬價格的基本要素,是生豬價格定價的重要基礎。發展規模化養殖是降低生豬養殖成本的主要途徑。國內許多學者的研究表明,在當前的經濟技術條件下,發展中小規模養殖是我國生豬生產由散養向規模化養殖轉變,降低養殖成本,提高養殖效益的有效選擇。目前我國生豬養殖規模化程度較低,但發展速度很快,進一步發展的潛力巨大。

2、控製飼料成本上漲

飼料成本是生豬養殖成本的主要組成部分,飼料價格的波動直接導致生豬價格的波動。玉米作為生豬工業飼料的主要成分,其價格決定著飼料成本的高低,也就決定了生豬價格的高低,因而穩定玉米市場價格對控製飼料成本上漲有關鍵的作用。

3、穩定生豬養殖規模

近幾年來,隨著生豬規模養殖的不斷發展,生豬生產能力日益擴大,生豬市場趨於飽和,產能過剩的問題日漸突顯,加上生豬生產長周期的特性,導致供求偏離均衡狀態遠而持續時間長,市場波動頻繁。劇烈的市場振蕩有助於淘汰過剩產能,促進生產資源向高效生產者集中,但也存在著明顯的不利影響。一方麵是供不應求時價格大幅上漲使城市低收入者生活成本上升難於承受,另一方麵是供過於求時豬價大幅下跌使養殖戶虧損嚴重,因而政府適度的宏觀調控是必要的,但直接的價格幹預不符合市場經濟的原則,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市場波動的問題。根本的手段是要穩定生豬產業的生產能力,就是要在生豬價格大幅下跌時對規模化繁殖場給予補貼,使其維持能繁母豬種群數量從而保持正常的仔豬生產能力,滿足適時補欄的需要,從而避免下一周期可能出現大的波動。

4、發展特色養殖提高產業競爭力

在市場進入充分競爭的階段,提高產業和產品競爭力的手段主要是價格。當豬肉成為一種生活必須品而且其滿足程度達到一定水平之後,需求層次發生了變化,大部分消費者對品質的敏感程度會高於對價格的敏感程度。品質和功能亦即產品對消費者滿足程度的競爭力會強於價格的競爭力,因此發展特色產品生產是當前和未來生豬產業市場競爭的重要戰略。

【參考文獻】

[1] 張廣勝、邵祥東:中國生豬生產波動周期及效應研究[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2.

[2] 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中國農產品市場報告(2013)[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13.

[3] 王毅、郭亞軍:中國豬肉價格波動周期分析[J].江蘇農業科學,2013(7).

[4] 綦穎、宋連喜:生豬價格波動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以遼寧省為例[J].Market Perspective.產業透視,2009(8).

[5] 李秉龍、何秋紅:中國豬肉價格短期波動及其原因分析[J].農業經濟問題,2007(10).